天津市举办首次“家庭档案展”展示普通百姓生活

天津市举办首次“家庭档案展”展示普通百姓生活 摄影 杜建雄

“奶奶的象牙筷子”“爸爸的金印戒”“家庭影集”“亲人履历”……这些展品的所有者退休职工王少柱没有想到,普通百姓的私人物品也能走进展馆。24日上午,天津市首次“家庭档案展”在鼓楼博物馆展出,展期10天,市民可免费参观。

“家庭情况”走进展馆

“我家基本情况”几个黑体字出现在展板上,黑体字下方,数张A4大小的纸上手写着王少柱的个人简历以及家庭情况。据介绍,这次“王少柱爱家档案集藏展”由天津市文博学会民间收藏专业委员会和河北区档案学会民间收藏协会主办,以展出本市退休职工王少柱本人的家庭档案为主,还展出了王少柱收藏二十余年的报纸、300多双筷子等私人收藏品,展品总数超过2000件。

病历发票都成收藏品

王少柱出生于1949年,曾是天津自行车二厂的职工,从三十多岁起,他便开始了自己的收藏生涯。“因为当时还在上班,所以只能以收藏为主,2004年退休后,时间充裕了,我便将自己多年的收藏品整理制作成册。我的家庭档案是在1987年开始建立的,当时只是收集一些购物发票,以便出现问题时好说话。”随着时代发展,王少柱对家庭档案的认识逐渐提高,家庭档案的内容也在不断增多。“现在,我的家庭档案共分5大类,包括家庭成员的病历、药品说明书、生活小偏方、购物发票等758件,档案录用相片有525张。”

“百家姓”报纸挺特别

展示柜中,除了用线装订成册的一本本王少柱的家庭档案外,“百家姓系列报”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眼球。王少柱按照《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顺序,收集报头为《百家姓》里姓氏的报纸。《钱江晚报》《孙村报》《李市镇中校刊》《周末》《吴江日报》……经过多年苦苦寻觅,王少柱如今已经集齐了除以“赵”为第一字的各地报纸。

王少柱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集报,目前已经收集报纸1500多种20000余份。王少柱还告诉记者,他是《城市快报》的忠实读者,从创刊以来就一直订阅。据悉,《城市快报》的创刊号也出现在这次展览当中。

“收藏家庭档案、集报、剪报是我的爱好,这些爱好令我退休后的生活丰富多彩,感觉总有干不完的事。”王少柱对自己的收藏品能够走进展馆感到十分欣慰。据介绍,本次展览12月3日结束,市民可前往鼓楼博物馆免费参观。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