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新增五座博物馆 青岛博物馆城建设稳步前进

近年来,青岛市积极探索文化资源利用有效渠道,以博 物馆城建设为切入点,大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2008年,在文化和城市规划史上,首次提出了博物馆城建设规划,荣获2009年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并通过有效集聚城市可利用文化资源,总结归纳了博物馆建设的“10加1”模式,即突出利用十个方面的资源建设博物馆:利用青岛历史资源深厚、文脉悠长的特点筹建综合历史类博物馆;在风景区内利用景区历史文化资源辟建博物馆;开发利用大遗址、文物建筑辟建成为遗址博物馆;利用历史名人故居资源分批辟建名人纪念馆;利用青岛海洋资源优势和科技优势兴建海洋类博物馆;深刻挖掘青岛近代有影响的工业遗产辟建成为博物馆;利用青岛农业优势品牌辟建农业科普类博物馆;利用青岛民俗文化资源和民间收藏优势筹建民俗类博物馆;整合青岛丰富的非物质遗产和民间艺术资源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类博物馆;利用青岛“科技新城”、“品牌之都”美誉和众多高校资源建设科技教育类博物馆。争取到2020年全市博物馆总数达到80座左右,实现每十万人口拥有1座博物馆。

2009年,青岛市充分利用历史资源,在博物馆建设“10加1”模式的指导下新建五处博物馆,分别是:为发扬光大奥运文化,在奥帆赛原址新建奥帆博物馆;为反映青岛百年纺织工业发展,在青岛丝织厂旧址辟建青岛纺织博物馆;为弘扬红酒文化,在红酒坊新建葡萄酒博物馆;依托马家沟芹菜知名农业品牌,在平度市兴建芹菜博物馆并对外免费开放;盘活莱西市丰富文物资源辟建莱西市博物馆,并对外免费开放。

目前,青岛市已基本形成了以国有博物馆为主、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发展格局,并致力于打造各种所有制和多门类博物馆全面发展的博物馆体系,全市博物馆数量共计三十余处,其中一级博物馆2处,二级博物馆2处,三级博物馆三处。

2010年,青岛市将根据区域特征、地方特色和行业优势,在政府主导、专家论证、有关部门参与的前提下,开展博物馆城建设,重点推进十座博物馆建设项目:结合青岛海云庵历史街区改造筹建青岛民俗博物馆新馆;将原民俗博物馆改建为青岛天后文化陈列馆;结合“音乐之岛”城市品牌打造提琴博物馆;依托名人故居效应辟建老舍故居-骆驼祥子纪念馆;利用青岛现存最早的邮电营业楼建成山东省首个邮电博物馆;利用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资源建立青岛技术博物馆;利用青岛悠久的航海文化筹建位于银海国际游艇俱乐部的航海博物馆;利用知名工业品牌筹建青岛双星鞋文化陈列馆;利用崂山道教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崂山道教文化陈列馆;即墨市博物馆新馆建设列入即墨市政府2010年十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同时,为积极推动民营博物馆的发展,2010年重点指导齐鲁民间艺术博物馆、韩家渔盐民俗博物馆、莱西胶东民俗博物馆等民营博物馆建设。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