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博物馆六千年历史文物一馆通览

南海新博物馆效果图

明年底,一座占地4万平方米的大型博物馆将以岭南文化标志性建筑的姿态出现在西樵山山南入口处。前日,项目投资超亿元的南海博物馆正式奠基,将建成南海最大文化场所。

广东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市政协主席蔡河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志容等出席奠基仪式。

身临其境体验南海变迁

南海博物馆外形如堆砌的石块、层叠的山石,寓意西樵古老的石器文化,其设计灵感来自西樵山最具代表性的石燕岩、滴水岩等采石遗址。这座新的博物馆投入1.15亿元,占地面积约为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将建成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学术交流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博物馆。

“很多没有跟市民见过面的文物未来将在新馆中展出,肯定让群众大饱眼福。”南海区博物馆副馆长袁进说,新馆特别设置约6000平方米的展厅,展出南海6000多年来的历史文物,包括西樵山历史文化、广府文化、民俗文化、历史名人等,并将通过视听、幻影成像等技术手段,让市民身临其境地体验南海的历史变迁。“如将首次展出西樵养蚕农具、罗村乐安花灯、官窑生菜会甚至古代嫁娶等民俗文物。”

该馆力争于2011年底建成,届时将全部免费向广大市民开放。

石景宜后人捐藏品

新南海博物馆的一大亮点当属石景宜博士博物馆的建设,该馆位于南海博物馆内侧,也于昨日同时奠基,建成后将展出石景宜博士生前的事迹和收藏品等。

“在家乡建立石景宜博物馆是我们的骄傲。”石景宜的夫人刘紫英及儿子石汉基等昨日专程从香港赶赴西樵参加了奠基仪式。“我们将把父亲有关的资料、书画、书信和纪念品全部捐赠给南海博物馆,向市民展出。”石汉基说,他还计划在今年4月牵头举办首届“石景宜博士杯”华夏书画创作大赛,广邀两岸四地和海外岭南名家参与创作,有关获奖书画作品在我市等地巡回展出。大赛力争今后每年举办一次,以传承石景宜先生推广文化艺术的精神,促进两岸四地文化的交流。

将南海打造成文化名城

南海区副区长俞进说,以南海博物馆建设为“龙头”,南海还将在其附近建设岭南书画交流中心、黄飞鸿龙狮武术文化中心、岭南文化苑以及岭南名人蜡像馆等旅游文化产业项目,结合西樵创国家5A景区的建设,将南海打造成一座文化名城。

相关链接

原博物馆永久封闭

2006年8月4日,受台风“派比安”影响,西樵山发生泥石流灾害,南海博物馆所在的西樵山蟠龙洞景区灾情严重。经佛山市地质局勘探,认为该地存在严重地质安全隐患,不适宜在原址重建博物馆。南海区政府根据地质专家意见,作出了南海博物馆的馆址永久封闭,新馆择地重建的决定。经多方调研,实地勘察,专家论证,区政府决定在西樵山南麓选址重建南海博物馆新馆。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