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事提议在马六甲建立郑和博物馆

据《南洋商报》报道,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领事参赞苏强近日建议在马六甲建立郑和博物馆,并向外广泛宣传中国国父孙中山早年在槟城的革命事迹,通过这些“历史情意结”将可吸引更多中国游客来马观光。

昨晚,苏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说,中马关系发展很好,与此同时,民间交流也在迅速加强。去年,两国赴对方国旅游的人数均超过100万人,为进一步加强两国人民交往,双方均应挖掘本国旅游资源。

他说:“直到现在,中国人到马来西亚旅游,一般是参加新马泰游,在吉隆坡看看双子塔,再去云顶。然而,马来西亚有很多的文化资源,马六甲就是一个。”

据介绍,郑和7次下西洋有5次在马六甲停留,那里有丰富的文物古迹。马来西亚人认为,郑和是马六甲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曾给马六甲王朝带来了希望,间接使拜里米苏拉统治的马六甲王朝走入辉煌年代。在马六甲有历史博物馆,馆内就安放一尊高达3米的郑和像,去年中国国家领导人还专程前往马六甲,特别参观了郑和像。另外,600年前开始有华人定居于此,现在当地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是华人。

苏强觉得,虽然郑和曾多次来到马六甲,但当地并没有郑和博物馆的设立。两国设立郑和博物馆是必要的,因为有了博物馆,对提升马六甲的知名度大有裨益。

除了马六甲,孙中山早年进行革命活动时也曾在槟城逗留过一段时期,中国近代革命史与槟城也有相当密切关系。但这一切对中国人来说却似乎是“新闻”,相信知道详情的人并不多。

他说:“随着经济的复苏,只要马来西亚推岀更吸引人和到位的配套,同时又有更加健全的法治及良好治安,中国来马的旅客人数肯定会不断增加。中国人到了马来西亚,不仅可体会异域风情,还可在马六甲和槟城了解与华人的历史。马方旅游部门应看到这些文化资源,发掘它并把它转变为旅游资源。”

他觉得,马中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可以进行更密切的合作,共同推介甚至开发马来西亚的旅游资源。“马来西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影响不大,它有能力开发本国旅游资源,也可吸引中国投资者共同开发。有了针对中国市场的旅游资源,马来西亚将不愁中国客源。”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