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着纸伞走“雨巷” “刀伞扇”3大博物馆施工近尾声

作为新运河的亮点,运河三大国字号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和中国扇博物馆的施工已近尾声,展品陆续进场,国庆将开馆迎客。博物馆里藏着哪些精品展品?有哪些好玩的互动游戏?本报记者昨天(20日)先行探营,为你掀起博物馆的盖头来。

“最”字当头,最有看头

三大博物馆中,一千余件藏品,哪些该细细品味,哪些最有看头?在这里,推荐以下几个“最”系列的展品。

最古老的剪刀:走进刀剪剑博物馆“剪刀的起源”展区,你会看到一排排长刀片,刀片的尾部有一个圆圈。别看它锈迹斑斑,这可是战国青铜削刀,是剪刀的前身。在它的旁边躺着几把“8”字形的剪刀,这是汉“8”字剪,是剪刀的第一种形式。最初的剪刀就是将两把刀的环尾连接起来,像个“8”字,利用金属弹性开合来削剪。

最得民心的伞:伞博物馆“伞的文化展区”陈列着一把清代的“丝织绣万民伞”。伞面上绣着四条正面团龙,龙的四个空处用金丝绣着142个老百姓的名字,里层用墨笔书写“光绪十四年仲秋月穀旦”。万“民”伞,百姓为了表示对清官的拥护,送伞给青天大老爷。伞上所送官员的名字已被墨汁涂去,难以考证。

王星记最早的扇子:王星记保存至今的最早的一把扇子,是清代的全棕黑纸扇,扇骨由棕竹制成,扇面上画有108将。这把《百将图》黑纸扇,随着时间的推移,扇骨的颜色也愈加有光泽。

最“神秘”的钢刀:刀剪剑馆精品欣赏区有一把18世纪白玉嵌宝石柄乌兹短刀。刃体用乌兹钢制成,刀柄由整块白玉制成,嵌有红绿宝石。乌兹钢在铸造成刀剑时,表面会有一种波浪形花纹,如数十层云梯,故被称为默罕默德纹。它的锋利和华丽令当时欧洲的工匠感到十分神秘,所以被称为最神秘的钢刀。

最大的扇子:高2.6米,展开超过5米,这是王星记保留下来最大的扇子。这把大扇扇骨为木质,扇面为牛皮纸材质。拥有这面扇子,西湖的全景就一览眼底。

最精致的扇子:四川自贡的“龚扇”,扇面不是布帛、丝绸,而是用细如绢丝的竹丝编织而成。竹扇呈桃形,扇面薄如蝉翼,上面绘着山水人物、花鸟虫鱼,扇柄由象牙或者牛骨做成,玲珑剔透,堪称世界竹编之精品。

书法最精湛的扇子:扇博物馆收藏的一把长40厘米、展开73厘米的折扇上,竟然撰写了7000余字的《道德经》,令人叹为观止。

撑着油纸伞走“雨巷”,跟着电脑跳扇舞

博物馆还综合利用声、光、电高科技多媒体手段变出很多魔术来。

戴望舒《雨巷》你肯定读过,在伞博物馆的“伞的文化”展区内,你就可以撑着油纸伞走一走“雨巷”。这里有青石板铺成的地面,古旧的老房舍,还下着蒙蒙细雨。伸手去接一接“雨水”,才会恍然大悟——根本没有雨,都是灯光营造的神奇效果。

在明代的扇街,有位机器人乔装成“说书人”,只要人靠近,它就能感应,并婉婉道来一段《白蛇传》。

如果你爱跳舞,赶紧到扇博物馆二楼的观众游戏区。这里有个随着屏幕跳扇舞。机器会将你的舞姿拍下来。如果你觉得意犹未尽,可以去旁边的DIY区亲手制作扇子留作纪念。博物馆备有白色折扇,观众可以在扇面上绘画或者写字,还可以盖上中国扇博物馆的印章。

如果你喜欢击剑,可以到刀剪剑博物馆的“刀剑与体育”展厅大显身手。只要手握遥控器,做击剑的动作,屏幕上就会出现一个你在击剑的景象,在博物馆里也可以享受击剑带来的乐趣。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