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会员制”苏州有了尝鲜人 有效利用资源获肯定

推行会员制是国际博物馆的通行做法,去年苏州也开始实行了这样的做法。但很多市民质疑,这个举措明显与国内“免费进博物馆”的举措相悖。

对此,有专家评论,文化普及工作并不是靠博物馆几个工作人员就能完成的,会员具备一定专业素养之后,完全可能带动他身边的人热爱历史,传播文化。更重要的是,会员制有效地将人文资源与社会资源结合了起来。

前天,苏州博物馆迎来了首批32名会员,他们不仅有来自苏州本地的博物馆“发烧友”,还有来自无锡等城市的爱好者,其中有两名贵宾会员以每年缴纳2000元的物质代价换取博物馆为他们提供的文物讲座、文化沙龙等12项高端文化服务。

记者了解到,2009年苏州博物馆推出了博物馆会员制,普通会员年费160元,贵宾会员2000元。普通会员可以参加博物馆举办的文博论坛与文化考察活动。而贵宾会员还能参与博物馆内部组织的馆长论坛等活动。既然如此,为何没能“应者云集”?而且,就目前来说,国内已经有多个博物馆采取了免费向市民开放的方式,这个举措无疑与之相悖。

“博物馆仅仅免票是不够的,单单地进入博物馆也不是目的。”南京博物院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表示,“会员具备一定专业素养之后,完全可能带动他身边的人热爱历史,传播文化。”另外,会员制对于博物馆自身来说也具备别样的意义。在国外,博物馆往往得到各种艺术基金会的资助。中国没有艺术基金会怎么办?“会员制就是比较好的选择。”他说,“这也是民间收藏能够更进一步地了解国家收藏,国家收藏给予民间收藏人士应有身份的最佳切入点。同时,会员制也是检验博物馆所办的展览能否得到群众认可的最好试金石。”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