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博物馆:为了不应忘却的纪念

唐瑾委员 民进中央委员民进湖北省副主委

“纪念毕昇,实际上是纪念我们的古代文明,纪念中华文明对世界文化进步与传播所作的巨大贡献。”民进中央委员、民进湖北省副主委唐瑾委员说。为此,她精心准备了一份提案,呼吁尽快建立“中国毕昇活字印刷博物馆”。

“建立这座博物馆,是妥善保管印刷文物、深入研究印刷文化的需要,是印刷博物馆专题馆建设的需要,也是传承、弘扬中国传统印刷文化的需要。”唐瑾委员介绍了当今我国印刷博物馆的建设情况:“近年来,我国在一些城市和单位相继建立了印刷博物馆,如北京印刷学院的‘中国印刷博物馆’,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的‘上海印刷博物馆’;2005年,扬州又建立了‘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但前两者规模较小,后者是雕版印刷,有必要建立一个大规模、高质量的‘中国毕昇活字印刷博物馆’。”

哪里是这座博物馆最理想的选址?唐瑾委员脱口而出:“湖北省英山或湖北省博物馆附近。”作为目前公认的毕昇故里,英山县内先后发现了毕昇墓、墓碑、毕昇孙男毕文忠墓及各类文物,在英山博物馆现有的6419件馆藏文物里,与毕昇相关的文物占到了328件。而湖北省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如果建在其附近,可作为省博物馆的一个副馆,也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对于“中国毕昇活字印刷博物馆”的成立与运作,唐瑾委员提出了几点建议:主体工程由中央财政拨款,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文化设施来建设,地方财政也要拨出相应专款,补助并支持建设辅助工程;其次,把博物馆当作“促进中国中部地区新闻出版强省”的标志性文化项目来建设,作为促进落实部省合作协议的重要举措之一,由国家发改委立项后交给新闻出版总署牵头督办;由湖北省文化厅、省文物局、湖北省新闻出版局等相关部门合作落实各项具体工作。

“这座博物馆建成后,将全景式地展示我国印刷术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发展进程,让毕昇和活字印刷成为永不忘却的纪念。”唐瑾说。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