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将领后代 欲捐抗日战利品
昨天,抗日将领张博将军后嗣、美籍华人张豪拨打本报热线称,想将父亲在抗日战场上缴获的日本军刀捐赠给国家,以教育后人勿忘历史、珍爱和平。张豪同时表示,希望将父亲英勇抗日的历史改编成剧本并拍摄成电视剧,让更多的同胞了解历史,记住为抗日而牺牲的英烈。
■老人辗转寻找
父辈抗日战利品
昨天上午,在张豪老人家中,记者见到了这把军刀。军刀约一米长,棕色的刀鞘已明显褪色,而原先刀柄的金黄色也已被磨得几乎看不出来,只剩下缝隙处的精致的黄色梅花图案。虽然军刀已经锈迹斑斑,但刀刃处仍比较锋利。
“这是父亲在抗日战场上缴获的军刀。”老人介绍,他的父亲张博原系黄埔军官学校第八期毕业生,抗日战争时期屡立战功。“我一直珍藏着这把军刀,我觉得它能提醒后人勿忘历史。”
张豪说,当年缴获的军刀就放在福建邵武的家里,虽然那时他只有8岁,但能理解这把刀的意义。后来张豪离开了祖国,军刀也流失民间。改革开放以后,张豪多次委托邵武市委统战部帮助寻找,终于在2002年找回了流失多年的这把军刀。
■伞兵空降战日军
罗定战场缴军刀
“每当我看到这把军刀,仿佛见到父亲在战场杀敌的情景。”作为抗日将领张博的儿子,张豪小时候就经常听父亲谈起罗定战役,听到这把军刀的来历。这段不为人所知的战役也被福建邵武市记录在市志中张博人物志里。
张豪说,1945年7月底,日军130师团一万余人向罗定机场开进,父亲张博率六百余名伞兵在黎明前降落机场将守备日军全部肃清。抢占指挥塔、机库,炸毁跑道、油库,并利用机场崇山峻岭、河流环绕的有利地形抢修阵地,埋设地雷,将日军第130师团堵在山外。从7月底至8月12日,他们与日寇130师团大战数日,毙敌一千多人。
“在短兵相接时,父亲见一日军大队长疯狂残杀数个战友,他猛冲上前夺下军刀,用它结束了大队长的性命。”张豪说,战役结束后经部队领导批准,他的父亲将这把缴获的“日本军刀”以及大队长的军装带回故乡存放在福建邵武家里。
■欲捐抗日战利品
想为勇士写剧本
“二十年前,我已经将父亲在罗定战役中缴获的军装以及颁发的奖状捐给了军事博物馆展出,我现在想把这把军刀也捐出来,就是希望能教育后人勿忘历史、珍爱和平。”张豪说道。
军事博物馆陈列宣传处一位工作人员证实,月底将举办张豪老人捐献军刀的仪式。
此外,张豪表示,《抗日战争史》等书籍中对“罗定战役”未曾记载,他曾亲自访问父亲生前老部下,并到日本防卫厅战史室查阅《昭和二十年支那派遣军》一书,书里记载从“反方视角”印证了罗定之战史实。
张豪希望能够找到专业的剧作者将“罗定战役”写成剧本并拍摄成电视剧,让更多的同胞知道这场战事,记住为抗日而牺牲的英烈。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