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将永久开放进816核工厂参观不能带相机

市民通过观测舱在观看水下石刻 本报记者 李文彬 摄

本月24号、25号,正值第一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闭幕,届时,一向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重新开门迎客,而神秘的816核工厂也将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涪陵区旅游局局长李廷勇透露,参观游客会被安排分批次进入水底廊道,建议游客先学习相关知识再参观;而816核工厂不能携带相机进入,也暂时不对国外游客开放。

水下博物馆将永久开放

昨天,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我们进馆之后,踏上约100米长的自动扶梯,慢慢地进入神秘的水底,来到水下参观廊道。

博物馆馆长黄德建说,长廊有23个观测舱,10个取景框,所以市民参观应该会分批次进行接待,一般一次30至40人左右,而每天的接待量大概在600到800人左右,开放时间是早上9点至下午5点半,每天下午4点半停止售票。

水下博物馆有3个月试运营期,以后将永久开放。

此外,对于之前一直困扰博物馆的水质不清和能见度低的问题,经过连日来24小时不间断的对水循环过滤,已得到明显改善,照明系统也增加亮度,使游客能看到更好的景致。

816核工厂参观不能带相机

一直被人们誉为“神奇、神秘又神圣”的816核工厂,在24、25号也将首先开放核反应大厅,供部分建设者、嘉宾和游客参观。昨天,涪陵区旅游局局长李廷勇首先想到打消大家的顾虑:“核反应大厅从没有投入生产过,是没有污染和辐射的。”而由于整个洞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全长大概在23公里左右,开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要想深入“腹地”进行探秘,或许还得等上些许时日。

虽然816核工厂首次开放,但由于它特殊的身份,在进入参观前,游客们须将相机保管在行李寄存处,“还是不建议照相。”李廷勇说,不过手机是可以带进去的,进入时还需要戴头盔。而且,目前816核工厂暂不对外国游客开放。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