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白沙纪念馆周边改造应慎之又慎

近日,《江门日报》连续报道了陈白沙纪念馆周边区域的改造问题,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先是民进江门市委会(专职)副主委余松健提出,应杜绝在陈白沙故居附近建高楼大厦;保留周边的民居古建筑,建设民俗文化旅游景区;设法复原与陈白沙先生有关的历史建筑物。接着,五邑大学教授张国雄又提出,与其在此区域建“明清文化古玩一条街”,不如建文化公园。

为此,笔者也想谈谈自己的想法。其实,当初在建设陈白沙纪念馆时,已将纪念馆右侧临街的一段商铺定位为古玩商店,并为其披上古色古香的外表,但时至今日,在那里我们看到的却是一排成行成市的不锈钢作坊,与旁边的纪念馆极不协调。对于改造,笔者实在感到担忧。弄不好,这些商铺又将再次空置或被用作他途。与之相比,建文化公园更有建设性。一则可以为附近居民提供休闲场所,丰富居民的生活;二则也可将“文化西区”连成一片,使周边的古旧建筑得到相应的保护。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田心村及其周边居住了陈白沙的直系后人,他们每到重阳,就聚在一起纪念先贤,其中仍然保留了浓厚的中国传统家族色彩,在江门地区实已不多见。如今,如果简单地将其拆迁,就可能使这个大家族从此散落,使几百年来形成的风俗消亡,其隐性的损失并不比拆迁建筑少。

故而,笔者以为,对这片区域的处理还是应该慎之又慎,进行充分地论证,切不可心血来潮、朝令夕改,因为这样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一旦鲁莽行事、反复折腾,其损失将是十分惨重的。如果实在想不到好的办法,倒不如先停下来,留待后人解决。

另外,目前亟需我们解决的反而是陈白沙先生的墓地保护问题。据悉,陈白沙墓被侵事件得到初步的解决,侵占行为已被制止。但是,仍有不少人对这块宝地虎视眈眈,说不定哪天公众稍不留神,墓地转眼就被移为平地。为此,相关部门应该及早对此区域进行规划,制订最终的保护方案,这样才能完好地保护陈白沙墓,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丰厚的历史遗产。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