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博物馆将成未来发展趋势

7月12日,在四川博物院举行的中国博物馆学会登记著录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受到各方关注。记者从会上获悉,互联网已成为博物馆藏品档案记录的一条便捷途径,网上博物馆是未来发展趋势。我省正在进行的文物数据库建设、规范博物馆藏品档案登记,为发展网上博物馆已先行一步。四川博物院数据库建设将在8月完工,下一步有望开通网上博物馆。

网上博物馆正在成为国际流行趋势。国际博物馆协会登记著录委员会主席克里斯蒂安·埃米尔·厄尔博士在贺电中表示,普通参观者可以通过网络看到博物馆展览大厅中贴着标签和解释图卡的展品。实际上,这些展品只代表了博物馆藏品的一小部分。网络用户更希望看到关于藏品内容、用途和历史等方面的信息,而不仅仅是藏品的大小、重量、种类等基本信息。克里斯蒂安·埃米尔·厄尔博士同时指出,鉴于网上博物馆这个发展趋势,博物馆藏品档案记录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和办法。据悉,目前国际博物馆协会登记著录委员会创立和发展的概念查询模型已在博物馆领域中使用。该模型的中文版本将在2010上海国际博物馆协会上首次展示。

省文物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我省正在进行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规范博物馆藏品档案登记,这是网上博物馆发展的基础。今后,我省130万余件馆藏文物将陆续在网上和公众见面。

在四川博物院,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忙着采集文物信息、制作电子文档。据了解,四川博物院的文物数据库建设已基本完成院藏5万件三级以上文物的摄影,文字信息录入和文物开箱上架也有条不紊地加紧进行。8月将全面完成珍贵文物的数据库建设。

工作人员说,四川博物院数据库建设小组按照文物类别组建了陶瓷、砖石刻、民族、近现代、玉器杂件、青铜、书画等7个文物组和摄影、数据录入、后勤保障、安全保卫等工作小组,分6个摄影照场同时开展拍摄,每天超长工作。目前,四川博物院文物数据库建设以平均每月4000—8000件不等的速度向前推进。

记者了解到,自贡恐龙历史博物馆、德阳市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四川宋瓷博物馆等众多博物馆也已基本完成文物数据库建设,为创立网上博物馆做准备。目前,我省约有三分之一的博物馆正在网上“圈地”。成都还准备打造 “成都文化遗产数字化博物馆。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