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博物馆希望与李振江家庭博物馆合作

石家庄市博物馆新馆2014年投用前,将从民间搜集大量蕴含民俗风情的生产生活用具

石家庄市小安舍村李振江家庭博物馆如今面临拆迁,就博物馆内的数千件“宝贝”到底安放在哪儿,困扰着馆主李振江。

11月23日,李振江家庭博物馆面临拆迁尴尬一稿见报,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他们纷纷提供好点子。

城中村诸多市民力挺博物馆

“我们不怕拆迁,但这些东西一定要好好保留下来。”60岁的北焦村村民贾保山说。他曾经参观过李振江家庭博物馆,每件东西都那么熟悉,都能唤起对往事的回忆,应该保留下来。

58岁的岳村村民张满泉说,这些东西代表着石家庄这个城市的一段历史变迁。如果把这段历史丢掉了,割断了,那么年轻人可能很难了解先辈们的生产和生活。现在一些饭店的装修喜欢用一些旧时农具来做点缀,就是看中了这些东西蕴含着丰富的民俗风情和文化特色。

家住东岗怡园的70岁的王老先生表示,他要到李振江家庭博物馆去拍摄几张照片,因为这些东西曾是自己年轻时用过的,但现在看不到了,拍摄成照片给自己留个念想。

家庭博物馆其实是文化产业

“李振江家庭博物馆其实是一个文化产业,若做好了,有很大发展前途。”空军某部高级工程师段云升说。

段云升曾到过许多地方,发现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民俗博物馆,比如苏州的民俗博物馆内,将一些民间的娶媳妇、百姓日常居家过日子等都原样演示给游人。石家庄的文化底蕴很深,就是缺乏挖掘。依目前形式看,李振江家庭博物馆已经做了大量基础工作,如果经过精心规划设计,发展旅游观光餐饮一条龙服务,那么该博物馆不愁发展不好。

市博物馆有意与李振江合作

“李振江家庭博物馆的藏品虽说不上是文物,但它们是历史文化信息的载体。如果好好保护这些东西,将这些东西展示给世人,那么可以使后人对先辈们当初的生产生活有个更直观的认识。”市博物馆馆长王谏说。

王谏说,市博物馆新馆准备于2012年动工,2014年投入使用。新建的市博物馆将会设置多个展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示石家庄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迁,其中就包括民俗文化复原陈列一项,如将一些桌椅条案按照旧时民俗风情摆在合适的位置,将一些生产用具放在牲口棚等。在新馆建成投入使用前,他们许多工作人员正在从民间搜集大量能体现民俗风情的生产生活用具。李振江家庭博物馆的东西正好与他们正在做的部分工作相吻合,所以他们博物馆很希望能和李振江合作。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