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执政府旧址有望改成民国风格博物馆

昨天,市文物局和消防局检查组来到孚王府,这里是清宣宗道光皇帝的第九子奕譓的府邸。尽管刚刚发生过一次火灾,但目前私搭乱建火险隐患依然令人触目惊心。 戴冰摄
昨日,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带队,会同消防部门对吴应熊府邸、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孚王府进行现场检查。由于商户和住户没有搬迁,火险隐患始终存在,这3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一直未摘掉“黄牌”。
“北京对文物防火工作的重视是空前的,但清华学堂的火灾说明还是存在薄弱环节。”孔繁峙表示,全市322处市级以上文保单位中,90余处被中央单位等占用,市、区等其他部门占用上百处,6成难以对外开放。
■吴应熊府邸隐患清单一长串
昨天,检查首站是位于西单的民族大世界。此处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国立蒙藏学校,清初曾为吴三桂之子吴应熊的府邸。
检查人员发现,民族大世界里采光板搭建的商铺林立,服装箱包琳琅满目。商户多,人员拥挤,用电负荷大,绝大部分商品属易燃物……消防部门的初步“鉴定”是:私搭建筑一旦起火,15分钟就全烧光。孔繁峙表示,除了已拆除中心院落500平方米临时建筑,新私建都要拆除。
■孚王府火灾遗迹不敢动
孚王府内,11月7日晚发生火灾后的现场依然保存完整,周圈半米内私搭的小房快要完工。“万一再来点火,立刻死灰复燃,甚至火烧连营,怎么还不清理?”面对消防部门的质疑,管理使用单位表示,“一旦清理,就会有用户在这里搭房,所以我们打算在这修个消防栓。”
“我在这里住了40年,1997年才搬走。”在孚王府,张京云作为管理使用单位之一中国科学出版社物业部负责人,一路检查一路回忆,“这原来有个垂花门,居民盖房时拆了,这些房子原来是空地。”
在西侧院落,布满私搭乱建,几乎看不到天空。刚发生火灾的遗迹旁,一户人家正在修新房,路人需侧身才能挤过。
孚王府俗称“九爷府”。现在有四家单位在此办公、378户居民居住。
■段府旧址将成民国风格博物馆
“占用单位安保力度应该与开放单位一样。”在检查段祺瑞执政府旧址时,孔繁峙表示,腾退是最好的保护办法,但在这实现之前,各文保单位的管理使用方应建立24小时巡查制严盯死守。
旧址内一栋砖楼已完成腾退,有望变身民国风格博物馆,该古建的管理使用方人民大学有关负责人透露。这座建筑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912年袁世凯曾设总统府和国务院在此,后又曾为段祺瑞执政府所在地。目前不少房屋仍作为居民楼。“文物区内实现了视频监控全覆盖。”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说,另一产权和管理使用单位中国社科院行政财务局已拨款1000万元,对文物内部进行大修。本报记者
责任编辑:Zen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