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博物馆的文化休闲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金蝉玉叶”

时隔一年,《世界新闻报·鉴赏中国》周刊记者再次在北京见到龚良时,他已经是江苏省文物局局长,同时依旧兼任南京博物院院长。学考古出身的龚良,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领队”资格,领导南京博物院至今已整整5年。他的考古实践有哪些?他的治馆理念又是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文物局长会议间隙,对龚良进行了独家专访。

一个考古人的转型

1985年,23岁的龚良从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此后,他留校做了12年的考古专业教师。其间,龚良在东南大学系统地学习了两年古代建筑学。在南大工作的后期,龚良开始从纯粹的考古学,转而更加关注发掘出来的东西该如何进行保护,并且在保护好的基础上如何提供给广大的公众。

1993年到1994年之间,龚良开始做考古的遗迹保护和考古的遗址公园。“那时国家还没有这种专门的提法,而我们已经在尝试做大型古建筑、古遗址保护的相应规划了。”龚良的工作重点随之开始向这方面倾斜。

龚良学的是考古,也自然就关注考古保护。龚良回忆,在考古发掘保护工作中,跟着其他考古界的前辈们,“做的几件事情至今印象很深。”

国家文物局的三峡工程考古工作开始后,要求全国的考古队伍都要去支援三峡。龚良等在四川省万县做了考古调查,并且把三峡工程的地下文物资源做了保护规划。“这实际上是通过我们的野外考古调查积累,为整个文物保护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应具有的地位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在江苏省内,龚良参与了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的考古发掘,并执笔撰写了有关建筑形制方面的发掘报告。北洞山考古主要探索古代的地域文明,“当时大家都赞叹古代人创造力的伟大,我对那次发掘的印象也很深”。

此外,龚良还参加了镇江六朝唐宋古城和扬州唐城的考古发掘。“我在考古领域基本上做的是跟建筑相关的考古。”从一般考古到建筑考古,大家都发现,“文化遗产保护和保护以后服务公众很重要。”龚良说,当时,国内做遗产保护工作的人很少,做考古的人很多,而自己便因此逐步地转到做文化遗产保护这个领域上来了。

此后数年,龚良在江苏省内不同的考古发掘地做了一个又一个的保护规划方案,包括主持做了明祖陵遗址的保护规划,江阴的小石湾炮台保护,南通博物院总体保护规划的第一稿,还有宿迁龙王庙行宫保护的整体规划及修缮方案等等。在这样一系列相关的文物保护规划过程中,“我们对文物保护及服务大众的感触越来越深,这些内容对我以后从事管理工作都是很有帮助的。”龚良说。

不要把自己看成上帝

南京博物院其实跟其他的博物馆是有所不同的。“我们的先辈和我们的老院长曾昭燏,早年一直把科学研究和服务公众这两项任务,作为南京博物院发展的两个主要方面。”龚良说,南京博物院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不光做对外展示,还做考古发掘、民俗学研究、社会学调查、野外文物的保护等等。曾昭燏在英国学的考古学,又到德国学了博物馆学,她回国后和南京博物院第一任的筹备处主任李济,受当时的教育部委托,写了《博物馆学》。“这个小册子就是我们今天的南京博物院从事工作的最主要内容。”

龚良告诉《世界新闻报·鉴赏中国》周刊记者,曾昭燏有个思路,就是要做博物馆里的考古学,它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讲的探索古代文明的考古。探索古代文明的考古是为历史研究服务的,博物馆里的考古学是为服务公众做的。“我们的服务目标是公众。”

所以,南京博物院在做考古发掘的时候,一直要求做保护性的发掘。也就是说在遇到好的遗迹的时候,要把它留下来保护起来。因为博物馆里展示的不能只是瓶瓶罐罐,还要有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就是遗迹。“对于我们在田野考古中发现的遗迹,要么留在田野保护起来,要么整块切割回来,放到博物馆里展示。”

龚良希望南京博物院将来能成为国内综合性最强的博物馆。“将来我们还希望成为能够让公众逗留超过半天以上的博物馆。”龚良说,因为现在国际上有一个不成文的说法,就是公众愿意逗留一天的博物馆,才是国际一流的博物馆。现在做不到是个观念问题,就是“你有没有想要公众逗留这么长时间?”

龚良举例说,比如现在的影城,有10个放映厅,可以比作我们博物馆里的10个展厅。如果一个影城里只有这10个影厅,那么观众几乎没有可能在看完了一部电影后换一个厅继续看电影,在影城里待上一天。而现在的影院同时具备餐饮店、咖啡店、茶室、书城书吧、游艺厅甚至是服装店等等相应的服务设施,就已经能够做到让一家人逗留超过半天了。

这样的形态正是龚良心目中南京博物院的未来。他说,现在南京博物院包括前期的设计、展览的面积、服务设施面积、服务的流程都是按照这一目标在努力。希望博物馆是公众非常惬意的休闲文化场所,而不仅仅是一个扳着面孔说教的场所。“我们已把原来的社会教育部改为社会服务部,不要把自己看成是上帝,别人不行需要你去教育,公众进来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我们需要给他们提供适宜的各种服务,这种理念很重要。”龚良说,博物馆要让人们觉得好玩,一家子都愿意去。为此,南京博物院提出,博物馆的商业服务设施是博物馆展览的延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龚良关注江苏考古成果在博物馆展览中的体现,关注大型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图为龚良在埃及考察古遗址现场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