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博物馆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富阳签署备忘录

“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两会”记者见面会上讲述了一个有关《富春山居图》的故事,让它从一件艺术瑰宝变成两岸相连的一个文化象征符号。如今,在两岸同胞的共同期盼和努力下,《富春山居图》的合璧即将变为现实!昨天下午,台湾财团法人广达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林百里受委托,与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浩在《富春山居图》的原创地――富阳市签署“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备忘录,拟定于2011年6月1日至9月25日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浙江省文化厅、台办、文物局等有关部门有关领导出席签约仪式。

660年前,黄公望结庐富阳庙山坞,以富春山水为蓝本,历经数年绘就被誉为“画中之兰亭”的《富春山居图》。

没有一幅画像《富春山居图》这样命运多舛。《富春山居图》卷在数百年流传中饱经沧桑,险遭火殉。明末此画为宜兴收藏家吴之矩所有,再传其子吴洪裕。清顺治七年(1650),吴洪裕病危,竟以此图投火为殉,幸被其侄从炉火中抢出,惜前段数尺已焚毁。焚后分成两段,前段被后人命名为《剩山图》,纵31.8厘米,横51.4厘米,1956年被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征集,现藏浙江省博物馆,成为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后段世称《无用师卷》,纵33厘米,横636.9厘米,乾隆十一年(1746)收入清宫,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后段右上角有“吴之矩”半印,与前段衔接,图中笔墨一脉相通。

“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藉辛亥革命百年之际,拟定于2011年6月1日至9月25日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隆重举行。为合璧呈现《富春山居图》之全貌,并体现黄公望画作风格对后世的影响,浙江省博物馆将向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三件展品:一件为《富春山居图》之前段――《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卷),将于展览前半期的两个月间,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在展厅中独立重点展示,同展同收;另外两件分别为王原祁《仿富春山居图轴》和奚冈《仿黄公望富春笔意图轴》,将于展览后半期的两个月间,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清时期画家创作的题为仿黄公望笔意之作一起展出,展现黄公望对后世画坛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