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心血筹办私人博物馆

以前农村人穿过的油鞋木屐是啥样?我国古代计量用的工具斛是什么模样?这些东西对于当今的青少年来说,都是非常陌生的。昨日,记者慕名来到湘潭市的范银河家采访,参观了他正在申办的“银河民俗博物馆”。
“积善之家”彰显心志
银河民俗博物馆由湘潭市民范银河自费创办,庭院大门的门洞上方,背靠背悬挂着两块木匾“积善之家”和“孝友家声”。每块匾长3.6米、宽1.5米。 馆主范银河介绍,2008年夏天,他听一个民间藏友介绍,株洲炎陵县一个偏远山村里改造旧祠堂,有“积善之家”和“孝友家声”两块巨幅木匾出售。范银河立即起程赶到那里,不假思索就将匾买下。他说,他收集与民风民俗相关的实物20多年,创办私人民俗博物馆,本意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留住见证历史变迁的载体。
逼人“背唐诗”的锁
在范银河的所有藏品中,他收藏的几十把旧铜锁引起了记者的兴趣。其中绝大部分是湖南人使用过的那种“D”字形锁,需要用一片顶部带钩的长钥匙打开。还有三把是旧上海人使用过的密码锁,没有钥匙,靠背唐诗打开。
这种锁的外形也呈“D”字形,它的弓部位置并排着七个圆圈,每个圈上分别刻着《望庐山瀑布》四句诗中每句的第1—7个字。例如,第一个圈上刻“日、遥、飞、疑”,第七个圈上刻“烟、川、尺、天”。开锁时,必须将七个圈上的字调整成一句句通顺的诗,然后握住它们轻轻旋转,才能找到豁口,让“D”中的一竖松开。能背唐诗的话,开这种锁并不难,否则只能望锁兴叹。
小器具里有大文章
银河民俗博物馆收藏的木器包括龙骨水车、土车子、风车、纺车等农具,以及桌凳、茶几、香案、床等家具。其中,以清末、民国期间的八仙椅居多,有20多对。
升箩、斗、斛,都是量谷和米的器具。10升箩为1斗,斛分5斗型、10斗型。每升箩的重量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标准,如16两一升箩、12两一升箩。这三种容器一直使用到上世纪80年代才逐渐消退,在此之前,邻里间借、还少许谷米,一般不用杆秤,直接用斗或升箩量。银河民俗博物馆里就有这么一个5斗斛,斛的口沿和底边都包着防损铁皮,斛腰上还钉着两个便于搬动的铁环,铁环附近刻着“斛制”字样。另外,博物馆里的斗、升箩也不少。
锡壶温酒论沧桑
过去的人们喝酒崇尚细饮慢酌,到了冬季还有温酒的习惯,温酒的工具大多是锡壶。锡壶的传热速度很快,但遇明火易融化,所以只能将盛酒的锡壶置于其他大水壶中,通过热水来温酒。
银河民俗博物馆里的锡壶很多,无论大小和做工粗细,基本是葫芦形或鼓形,温酒时要放到其他铁锅或铜壶中进行。唯有一个锡壶的款式和用法与众不同,它是圆柱体的四件套,敞口大壶套一个小壶,两壶之间有2厘米宽的空隙用于盛水。只要在大壶里灌上开水,小壶里的酒就能够升温,但每次只能温0.25公斤酒。
如今,银河民俗博物馆室内和室外的陈列面积超过400平方米,其中置于室外的石质藏品约有100吨,包括石缸、石柱础、石磨、石桌、石香案、石坐鼓、石狮子等。尽管目前博物馆尚未正式通过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审批颁证,但规模已具备评审条件。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