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如意里太平天国壁画将揭至太平天国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壁画局部。蔡震 摄

南京珠江路附近的如意里小区,遗留着的太平天国壁画遭到严重毁坏。壁画所处的房屋已是千疮百孔,屋顶洞穿,而这处壁画已基本面目全非,辨不出本来面目。昨天下午,南京市文物局召集媒体记者到现场考察。记者看到,保护棚已修缮一新,木屋顶改成了塑钢板,增加了防盗门。下一步着手对壁画揭取,暂时迁入太平天国博物馆内进行保护,待壁画艺术馆建成后迁入集中展示。

现场:木屋顶改成了塑钢板

和上次到访不同的是,眼前原先破烂的小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房”。南京市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姜继荣副处长在现场介绍说,“房子还是原来的,我们重新修缮过了,暴露在外的青砖外墙做了水泥保护层,屋顶木结构改成了塑钢板。”在现场,记者看见,原先那个用脚一踹就开的烂木门也换成了金属防盗门。

姜处长告诉记者,目前看到的这部分太平天国壁画是如意里40号的,发现于1953年,“这里曾经作过太平天国的衙署,发现时存有壁画两幅。”

考证:如意里壁画原有5幅

其实,如意里太平天国壁画并非就只有这两幅。在《中国工艺美术词典》有这样的词条记载:1953年,在江苏南京市如意里新宁女中发现,计两处,5幅。40号的两幅画“梧桐仙鹤”和“柏树鸽子”。44号的3幅“绘绶带樱桃”、“仙桃猴子”、“鹭鸶”,形象都很生动。文物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在太平天国壁画中,山水花鸟和龙凤瑞物题材比较常见,如意里两幅壁画原尺寸画面长5米、高4米,属于水墨花鸟画,艺术价值极高。”

如今,仅有的两幅壁画,也只能看到部分残留画面。

搬迁:着手对壁画保护揭取

对于壁画所遭遇的现状,南京市文物局非常重视。2005年文物局请中国文物研究所制定保护方案。“原打算待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建成后,对此处壁画进行揭取保护,并迁至壁画馆保护展示。但是,考虑到壁画艺术馆建设还有个周期,壁画保护刻不容缓,今年1月,我们组织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壁画进行了评估,已经做了取样工作,下一步就开始着手对壁画的保护揭取。”

目前,已知的全国仅存的太平天国壁画有100多幅,南京堂子街原有18幅,加上竺桥已搬迁进去的6幅,共计24幅。由于罗廊巷壁画是省级文保单位,暂时还不搬迁。南京市政府早有打算要建一座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陈列馆。

记者了解到,这个建馆计划也已经酝酿了多年,2006年6月就开始启动。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全部工程完成后,面积将达到4700多平方米。除了如意里,还有罗廊巷等地的壁画也都将搬迁“会师”。但是,从目前进展看,何时能建成,还没有具体日程表。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