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老八路自建红色收藏馆

姓名:陈锡田

年龄:88岁

居住地:石市钟强小区

社区评价:红色收藏家

在抗战岁月把炮弹壳做成戒指来铭记历史,用近三十年收藏3000多册图书、百余件文物,石市88岁老人陈锡田把自己的家变成了“红色收藏馆”,他希望年轻人多来参观,学习历史。

88岁“老八路”建起收藏馆

88岁的陈锡田老人住在钟强小区一套130平方米的房子里,他的藏品把房子装得满满当当。四个房间里各摆着一个大书柜,上面的漆已开始掉色。书柜里摆满了书籍、老照片、纪念章、战争年代的用品等。

“老头子的这些红色收藏品把家摆得没了缝隙。”陈锡田的老伴儿杨云英笑着说,家里俨然一座“红色收藏馆”。

陈锡田老人介绍,他1944年参军,参加过“清风店战役”、“解放石家庄”等战役,如今年过八旬依然精神矍铄。

用炮弹壳做戒指取名“戒耻”

陈锡田在房间里边走边讲解,一些藏品虽然不值钱,但对他来讲都是弥足珍贵的。

一枚铜戒指是陈锡田在1945年日本投降时用日军的“三八野炮”炮弹壳打磨成的。“当时很多战友都做了这样的戒指,谐音‘戒耻’。”陈锡田说,“把历史戴在手上,激励我们勿忘国耻。”

用着15瓦灯泡却舍得买藏品

“红区的印花票”,晋察冀边区的粮票、柴票、代工票,冀东政府硬币、苏维埃红区铜币、解放区反掠夺反封锁的抗币……劳动章、军功章等奖章,都是老人几十年艰辛岁月和荣誉的见证。3000多册历史藏书、百余件文物都是陈锡田老人一点一点收藏起来的。

“老头子当时就想收集一下战争年代的东西,让孩子们别忘了现在的生活多么来之不易。”杨云英说,“每个周末,无论严寒酷暑,只要不下大雨,他都要往旧书文物市场跑。”

每当陈锡田老人买些又旧又破的书回来,老伴儿杨云英就很不理解,“这书现在又没用了,买它干啥?”陈锡田老人却如获至宝地说:“这里面有历史。”

杨云英指着客厅里15瓦灯泡说,老伴儿其实很节约,“灯泡都要度数小的,可一看见自己喜欢的‘宝贝’,多贵他都买。”

“我们社区党组织经常带着工作人员和社区党员来陈老家里参观学习,请陈老对我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钟南路社区居委会书记梁红旗说。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