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翁背“炮弹”捐赠博物馆

昨天上午,感人一幕在市博物馆上演:受三灶村民委托,珠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鹤舞”传承人陈福炎,不顾自己八十高龄,从金湾区三灶镇海澄莲塘村几经辗转,将一枚二战时期日军侵略三灶岛时遗留下来的炮弹壳捐赠市博物馆。
记者在捐赠现场看到,该炮弹壳铜质,完整,底部及壳内有铜锈,长29.3厘米,底宽10厘米,口径9厘米,重1.4千克。底部有四组文字符号:上标“25P R”、“Ⅱ”,左标“LO T”、“24”,右标“R LB”、“CF”,下标“1942”。
据陈福炎介绍,二战时期侵占三灶岛的日军将司令部设在海澄莲塘村附近,并设炮兵阵地防卫。该弹壳是三灶村民谭绍光、谭绍明兄弟的祖母几十年前在海澄莲塘村附近山上拾获并代代相传至今。最近,拾荒者频频上门请求谭氏兄弟将弹壳作为废品出售。陈福炎得知此消息,急忙赶到谭氏兄弟家中讲明该弹壳是日本侵略三灶岛的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随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动员兄弟俩将此弹壳捐赠市博物馆。谭氏兄弟当即答应,并委托陈福炎将弹壳捐赠市博物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作为目睹1938年日军登陆莲塘湾侵占三灶岛的历史见证人,陈福炎老人一直致力于收集日军侵略三灶岛的物证。他曾经将收集到的数十张日军侵占三灶岛时发行的“军用手票”,日军遗留下来的军用饭盒、啤酒瓶,日军在三灶岛开办殖民学校“兴亚国民第二学校”时发给当地学生的“修了证书”(毕业证书)等,分别捐赠市档案馆、市博物馆。他还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回忆日本奴役三灶人民时期颁发的所谓“良民证”的模样,让有关部门进行复制、展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小知识
日军与三灶岛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随即就把魔爪伸向华南沿海地区,同年10月,日军航空母舰抛泊于荷包岛大湾和高栏岛铁炉湾,派飞机轰炸广州等地。1938年农历一月十七日,日军再次从莲塘湾登陆,侵占三灶岛,随即在三灶岛海澄一带修建军用机场,将该岛作为侵略华南地区的军事基地,并在该岛北部地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三·一二”、“三·一三”、“三·一四”屠杀惨案。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