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沙海洋博物馆 900余罕见标本一览无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翻开中国地图,在南中国海那片蔚蓝大海的深处,有红色珊瑚礁和蓝色海水图标标注的地方,有如珍珠般散落的座座小岛就组成了西沙群岛,这是我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位于海南岛东南方。

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西沙还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4月10日下午,人民网海南视窗记者走进西沙海洋博物馆,一一探访了该馆收藏的900余种珍贵、罕见的海洋生物标本及200余幅精美图片。

据介绍,西沙海洋博物馆始建于1989年,后分别于2000年10月扩建、2007年5月整修完善,展厅面积达1000平方米。共分为图片展厅、海螺贝壳厅、海龟龙虾厅、海石花厅、海鱼标本厅、艺术展厅。博物馆内展出了颇具南海特色的热带海洋生物,如法螺、唐冠螺、砗磲、珠母贝、蝾螺、宝贝、竖琴螺、棘螺、海参、海胆等。

西沙群岛盛产海龟、玳瑁、龙虾、螃蟹等海洋生物,其中海龟约四种,最大的达200多斤,每年6-9月份产量,一次多达200多公斤,海龟是长寿、吉祥的象征、玳瑁又名十三鳞、文甲,因背上生有十三块鳞片而得名,是海龟的变种,属海龟科。龙虾品种多达十余种,主要是锦绣龙虾、波纹在虾、杂色龙虾、琵琶虾、帝王虾。

此外,还有形体各异、千姿百态的珊瑚,珊瑚种类繁多、活珊瑚覆盖率极高,平均可达70%-90%,局部地区可达100%,是我国主要珊瑚发育生长海域。而西沙海洋博物馆主要展示的是罕见的黑珊瑚,稀少的红珊瑚、美丽的蓝片珊瑚及形状各民的白珊瑚。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