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理农村电影历史博物馆开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叶赫娜》、《阿诗玛》、《孔雀公主》、《山间铃响马帮来》、《从奴隶到将军》、《摩雅傣》……一个个30多年前云南观众熟悉的电影名字、一张张带着那个年代强烈时代色彩的电影海报,唤起了年长的人们,对那个时代的追忆。4月17日,中国大理农村电影历史博物馆开馆暨告别电影胶片时代仪式在大理古城举行。据介绍,中国大理农村电影历史博物馆是云南省首家专题电影博物馆,也是国内首家专题农村电影历史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电影自1905年诞生以来,已走过了百年历程。为抢救、挖掘和整理100多年来大理电影历史文化资源,弘扬大理传统历史文化,丰富大理古城旅游的文化内涵,大理州提出了建立中国大理农村电影历史博物馆构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大理农村电影历史博物馆项目总投资约800万元,分为序厅、大型电影放映设备展示区、农村电影放映场景复原区、精品电影放映及服装导具展区、老电影放映体验区等10个展区,以农村电影放映为主线,见证电影放映百年历史,集中展示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大理电影放映的经典之作,通过老图片、老电影剧照、海报,以及胶片电影放映设施设备、电影拷贝、电影宣传品等,向社会公众系统展示建国60多年来大理农村电影事业的发展历程。

展品征集从2010年底开始,以实物收购、接收捐赠、借展等方式,面向国内外广泛征集胶片电影放映老设备、电影胶片拷贝、老电影海报和老照片、书刊杂志、服装道具、电影票、电影放映用品等展品共6200多件。从无声电影时代的放映机、卓别林电影的“原装”海报,到《五朵金花》等大理题材电影剧照,展品种类繁多,弥足珍贵。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末民初,法国传教士在大理古城东门天主教堂放映幻灯片,即民众所谓的“土电影”,打开了大理从方寸间看世界的窗口。今天,大理作为天然影视摄制棚,在这里诞生了风靡一时的《五朵金花》,众多的国内外大制作电影选择了在大理拍摄。从简单的放映幻灯片到频繁的电影放映活动,从看电影到拍电影,中国大理农村电影历史博物馆为我们清晰勾勒出大理电影发展的历史轨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大理农村电影历史博物馆展馆由原大理电影院改造而成,每周二至周日对公众开放。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