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汉阳钢厂华丽变身 张之洞博物馆昨起拆迁扩建


昨日,武汉市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开始闭馆拆迁,原址将建起规模更大的“张之洞近代工业博物馆”。由此,备受关注的汉阳钢厂工业遗址保护性改造拉开序幕。
据了解,新馆投资约8000万元,计划年底前开馆迎宾,力争赶在10月之前开馆。博物馆馆长顾璧阶委托本报,面向社会征集新馆展示文物,“只要有关湖北近代工业的历史遗物及史料,均欢迎提供”。
从设计效果图来看,新馆的外形极富现代感,似船非船。“新馆外观借鉴了中国古象形文字元素,又好似黄鹤楼顶的飞檐,同时,喻意武汉为江城,中国近代工业由此启航。”顾璧阶介绍,新馆由世界著名设计师丹尼尔·李布斯金设计,纽约世贸大厦重建方案就出自他手。
新馆共三层,根据初步布展方案,馆内将设“近代工业的浪潮”、“近代工业希望之城”、“近代工业摇篮”三大主题展厅,由张之洞全身铜像开始,通过互动沙盘、历史实物、资料图片、情景再造等,立体展现“汉阳造”及武汉近代工业发展的全景画面。
博物馆只是汉阳钢厂工业遗址保护性改造的一个部分。由武钢集团与万科集团合作,有着百年历史的汉阳钢厂,将整体改造为工业遗址文化园,包括“一馆两园”,即博物馆、创意产业园、电子商务总部园,总面积约700亩。
目前,德国建筑大师约亨姆·约旦已拿出汉阳钢厂的整体改造方案。在上周举行的德中同行活动上,他公布了三套设计方案。根据方案,建设方将本着保留历史记忆的原则,只拆除少数没有保留价值的厂房,改造成公园和绿色休憩区等;大部分原有历史建筑将得以保留,变身为工业景观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展览、会议中心,电影院等。
现汉阳钢厂将搬迁至江夏区,原址整体改造预计3—5年完成。
“汉阳造”工业遗址曾面临拆迁厄运
“汉阳造”近代工业遗址的保护可谓一波三折,汉阳钢厂曾差点被整体拆除。
1994年,卢森堡在武汉举办“卢森堡—中国武汉百年之合作”展览,主题是纪念1894年中国第一炉钢水在汉阳铁厂出炉。当年援建汉阳铁厂的卢森堡专家后裔,也专程来汉阳“寻根”。
当时汉阳钢厂的老厂长徐国敏陪同这些后裔们寻访遗址时,冒出一个念头:能否通过这个契机,挖掘张之洞与汉阳铁厂的历史文化,发展工业旅游呢?可汉阳钢厂彼时运营困难,这个念头暂时被搁置。
2001年,在争议声中,汉阳钢厂建博物馆一事被提上日程。最终,“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于2002年开馆。这个关于张之洞与“汉阳造”的唯一主题馆,10年来已接待了20余万中外游客。
“2007年,汉阳钢厂被要求在当年年底前全部搬迁,原址将卖给房产商开发住宅。”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馆长顾璧阶说,为留住厂内珍贵的工业遗产,博物馆通过主办、参与各种活动与会议,引发全社会对汉阳钢厂工业遗址的关注。武汉市、汉阳区政协及专家们也上下奔走,引起武汉市主要领导重视。最终,这块残缺的旧址,总算保留了下来。
此后,在各界的努力下,武汉市提出,在汉阳钢厂旧址上打造“一馆两园”,作为全市文化产业的重点项目,擦亮武汉“近代工业”品牌。同时,促进汉阳地区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功能的调整升级。
2010年,武钢集团与万科集团达成共识,由武钢提供土地、万科整体打造这一工业遗产文化园。今年2月,初步设计方案出炉。记者陈凌墨
小资料
汉阳铁厂与汉阳钢厂
汉阳铁厂为张之洞1894年创办。此后附近又陆续建成汉阳兵工厂、火药厂、官砖厂等,蜿蜒十里,蔚为壮观,被称之为“汉阳制造工业长廊”。现在的汉阳钢厂,在原汉阳火药厂旧址上建成,由于与汉阳铁厂具有地缘及历史传承关系,被视为汉阳铁厂某种意义上的延伸。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