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汉红陶马跻身国家一级文物 将在博物馆展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巫山汉红陶马。徐永泉 摄

丰满匀称的马腹,幅度感极强的马鬃,全身用红陶分段烧制,然后拼接成完美的艺术品。昨日,记者从巫山县了解到,现存于巫山文管所的汉代文物汉红陶马,日前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该陶马也是三峡库区出土文物中体型最大的“马”。

巫山县文管所所长易军介绍,今年5月底,我市文物鉴定组的专家对巫山县近几年征集、清理出土和由公安局移交的共117件文物进行严格评审,从中评定出一件国家一级文物———汉红陶马。

这件文物长76厘米、宽26厘米、高86厘米,头微向前伸,张嘴,竖耳,尾短而微向上翘,前腿直立,后腿微曲,整体显得肥硕健壮,惟妙惟肖。其制作工艺也非常复杂,由红陶分段烧制,再拼接而成。整体造型气势恢宏,历经千年时光风采依旧,代表着三峡库区汉代制陶工艺的顶峰水平。

易军告诉记者,1998年,位于三峡库区腹心的巫山县城迁建时,正在现巫山新县城党政大楼西南侧约60米处开挖地基的施工人员,在工地上一汉墓中挖出一匹偌大的陶马。施工人员当即意识到这是一件珍贵文物,立即向文物管理所报告。时任文管所所长税明宣,带领几位职工很快赶到现场清理,将陶马抢救清理出土,小心地搬运到文管所保存下来。

遗憾的是,该陶马最初被发现时就只有3条腿,尽管大家在现场仔细搜寻,还是未能找到丢失的后左腿。除缺了一条腿,还有马的鬃毛和一只耳也不完整。于是,在2003年,巫山县文物管理所特委托重庆市考古所修复专家作了修复。

其实,汉红陶马是被破格评为一级文物的。一般来讲,文物要被鉴定为一级文物,其完整性是基本要求。”易军表示,该陶马的一条腿和身上部分构件是修复的。“尽管如此,在整个三峡库区,像如此体型巨大、虽不完整却保存相对完好的陶器,却是独一无二的,所以破格跻身国家一级文物。”

据悉,明年,这件汉红陶马将在巫山县新建的博物馆中实物展出,向游人展示三峡文化的浑厚魅力。(记者 何方 通讯员 徐永泉)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