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布展基本完成 下半年免费看恐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1年6月7日,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古生物展厅。图为被还原的古生物化石像。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实习生 郭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1年6月7日,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古生物展厅中的恐龙模型。接通电源后,恐龙不仅会动,还能发出吼叫的声音。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实习生 郭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1年6月7日,湖南省地质博物馆矿物展厅。雌黄,炼砷的主要矿石矿物。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实习生 郭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1年6月7日,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中的模拟溶洞奇景。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实习生 郭洋)

地球是怎样形成的?恐龙怎么消失啦?洞庭湖又是怎么来的?……

当孩子歪着脑袋,提出这样的问题时,你是不是抓耳挠腮、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最正确的解释?很囧吧,如果下次再碰到这种情况,你就直接领着孩子到湖南省地质博物馆逛一圈,看看展厅,听听解说,一切就豁然开朗了。

目前,该馆已基本完成七大展厅的布展,待专家验收再做进一步修改完善,预计今年下半年可免费开放。记者很幸运,昨天就提前见识到了博物馆的魔力。

|地球厅|投影仪演示宇宙诞生的过程

地球厅是入馆的第一个展厅,进门就能看到镶嵌在天花板上巨大的穹幕投影系统,博物馆工程师唐鹰说那是根据宇宙大爆炸原理和星云学说制作的。

白色大圆盘代表宇宙,大圆盘正中间吊着一个呈白色的“地球”,专家用声、光、电的形式来展现从宇宙诞生到地球形成的过程。投影仪上下各设置了两排射灯,上排射灯投射穹顶,展现宇宙的诞生。经过宇宙的一系列演变之后,整个投影仪聚焦在空中悬挂着的“地球”上,“地球”上立刻显示出山川、河流、湖泊等各种自然景观。

地球厅四周墙壁上还记录着反映地球历史的基本情况,用模型展现地球的内部构造,地震的分布以及地震与海啸发生的前兆。

|资源厅|湖南哪些矿产在全国排上了号

湖南是全国有色金属之乡,资源厅入口设计了一格一格的矿石墙,上面展示着湖南在全国排前十位的矿产。想知道具体是哪些矿产吗?不妨参与互动小游戏,轻按一个按键,相关排位的矿产就一目了然了。湖南除了娄底市冷水江锡矿山盛产锑外,还有超大型铅锌矿田——常宁水口山,及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柿竹园锑锡钼铋多金属矿。

|地质环境厅|实景感受泥石流和山体滑坡

两边为泥石流和山体滑坡背景现场,高空为黑压压乌云压过头顶,中间为可摇摆颤动的木桥……打开多媒体,首先是声效,然后是电闪雷鸣,再后来出现泥石流投影,表现打雷、闪电,洪水夹杂石块、泥沙冲下来。走进地质环境厅滑坡泥石流现场场景体验室,通过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可让观众身临其境体验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场景。

地质工程师赵振华说,湖南是地质灾害较多的省份,走进地质环境厅可通过互动触摸屏了解地质灾害分类,看看湖南有哪些地质灾害,怎样预防地质灾害。洞庭湖是什么时候形成的,1.5亿年间洞庭湖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观众也能在这儿找到答案。

|古生物厅|这儿还有恐龙祖先的化石

“大约46亿年前有了地球,大约30亿年前地球上有了生命……如果把地球形成到现在比作钟表上的24小时,那么人类社会就定格在23时59分30秒。”古生物厅的入口和刚进门处有两个示意图,工作人员解释,人类社会在地球上存在的历史简直是很短很短,在24小时中仅占30秒。厅内,有数千块年代不同的化石镶嵌在墙壁上,它们记录了生命的进化过程。

当然,这儿最吸引孩子的应该是出现在中生代的无齿芙蓉龙化石标本,据说全国只有三条。这是在张家界桑植县芙蓉镇发现的。工作人员说恐龙主宰了世界长达1亿多年,无齿芙蓉龙大体相当于恐龙的祖先。

|矿物厅|探寻晶体是怎样形成的

亮晶晶、忽闪闪、华丽丽的矿物晶体很漂亮吧?可它是怎么形成的呢?这就需要到矿物厅内的神奇晶洞探寻才能弄清楚了。

晶洞内的两大晶体呈放射状向四周辐射,该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在琳介绍,这是在株洲发现的,形成历史大约在上百万年之前,形状跟原出产地发现时几乎一模一样。它们的形成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开阔自由生长的空间;持续不间断供应成矿、溶液;较稳定的环境、压力和温度。这跟石钟乳形成不同,石钟乳只是多个细小的矿物组成的结合体。

|矿物晶体厅|学习怎样鉴别矿物的好坏

矿物晶体厅分湖南、中国和世界三个展区,分别展示湖南、中国和世界最有代表性的矿物晶体。以湖南展区为例,郴州的辉锑矿,石门的雄黄雌黄,瑶岗仙的黑钨矿,上堡的黄铁矿和水晶萤石等,都可以在这儿观赏到。

除了欣赏,你能还学习通过颜色、造型、独有性、稀有性以及组合的美观性等,了解怎样鉴别矿物的好坏等知识。

|环幕影院厅|360°环形屏幕冲击你的视觉

逛完六个展厅,是不是有点累了呢?那就到环幕影院轻松一下吧。

环幕影院呈正圆形,天花板上挂着6个投影仪,放映时,整个影院的四周都是一个画面,视觉冲击力很强。但这儿没有设置座椅,只能站着看,当然影片的时长也很短,一般只有几分钟。

[馆场简介]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位于省政府中心区的湘府文化公园内,总用地面积5.16公顷,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与省青少年活动中心、省群众艺术馆、省科技馆共同组成“三馆一中心”。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