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和平:国图拟成立典籍博物馆展出珍贵古籍

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国家图书馆承办的“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座谈会”15日在此间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召开。

本次座谈会是“册府琳琅 根脉相承——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与会人员一同参观了此次展览。会上,国家图书馆领导介绍了本次展览及相关工作。随后,各位专家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关系、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的作用等议题展开了讨论。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祁庆富认为,图书馆的收藏资料主要分两大类:一个是技艺类,传统美术、传统工艺、传统医药;另外是风俗类,核心是节庆,比如表演艺术,歌舞、戏曲、曲艺,杂技、体育等,很多东西都是和节日联系在一起的。但这次的展览对技艺类表现得比较突出,对于风俗类相对薄弱、淡化。他希望能加强发掘整理中华典籍中风俗类的资料汇编,目前最缺的就是图画资料。

北京大学教授白化文则希望能把全国用来雕版印刷的版片进行一个大概统计做出一个目录来,摸清版片家底,然后可以捆绑起来联合申遗。他说自己去过很多地方,珍贵的版片不受重视,就放在普通的库房,各种损耗非常严重,让人痛心不已。

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表示,国图正在策划典籍博物馆,把那些深藏的珍贵版本的古籍从密室中分门别类地拿出来,向社会展示,让观众了解,这是图书馆发挥自身职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同时还将策划启动“中国记忆”,在当代推动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贡献的人的业绩记录下来,收集文献,展览作品。

说到海外古籍的回归,他表示国图特别注重海外古籍中非遗典籍和实物的收藏整理,至少完成数字化回归。他同意白化文教授提出的关于版片的收集,“实物应尽可能在收藏范围,使得文献和实物能够相互印证、遥相呼应,加深人们文献的理解。”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