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提质改造工程基本竣工 长沙市博物馆全新亮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昨日上午,新建成的长沙市博物馆大门。图均为实习生 吴立强 记者 邱晓峰 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长沙市博物馆内毛泽东诗词碑廊焕然一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昨日上午,长沙市博物馆内,市民正在参观毛泽东诗词碑廊上的书法作品。)

家住清水塘附近的吴振林欣喜地发现长沙市博物馆最近有了很大的变化:曾经的封闭式围墙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从外一眼能望到内部的通透式围墙,汉阙式大门变成了与内部风格更统一的民国老公馆式红墙建筑。最令他欣喜的是,毛泽东诗词碑廊从西边移到了东边,不仅大气整洁,而且碑廊经过之处的数十棵大树并未移动,与碑廊合为一体,绿意盎然。他高兴地说:“改造以后,有了宽敞的大门,就有更大的迎接八方游客的胸怀,我们感到很荣耀!”

改造后新市博:显山露水更大气

记者昨日在长沙市博物馆看到,经过近3个月的景观提质改造工程建设,曾经汉阙风格的门楼被改造成民国公馆风格,红色墙体更加大气,从门外就能一眼看到竖立在博物馆广场上的国内唯一一尊室外巨型铝镁合金毛泽东塑像。而位于博物馆西面的封闭式围墙也变成了通透式栏杆,绿地面积明显增多。

长沙市博物馆馆长王立华介绍,提质改造工程是为了更加充分地展示长沙市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基地的形象,同时也让城市中这片难得的绿地能更好地为广大市民共享。“改造前,博物馆内建筑风格各异,有民居风格,有汉阙风格,还有前苏联式风格,改造后门楼和碑廊基本按照民国公馆风格来设计施工,与其中毛主席与杨开慧故居的建筑风格更加统一。”

他同时表示,景观提质改造工程完成后,下一步将进行老陈列楼的改造以及整个博物馆的扩建。“今后随着新的‘两馆一厅’建设的完成,位于清水塘的博物馆或改为长沙市近现代历史博物馆,为进一步满足其陈列展示的需要,还有必要进一步整治和维护内部环境。可能会考虑从迎宾路再打通一个出口。”

老清水塘居民:市博新貌是城市发展缩影

“长沙市博物馆是长沙市的‘窗口’,也是城市的地标,这样一搞,四面环境都很好,周围开阔了,作为长沙市民,我们觉得很有面子!”吴振林说。

而在清水塘一带土生土长的50后江镇林则开心地说:“我家就在博物馆对面,以前门楼遮住了毛主席像,只能看到下半身,现在每天早晨,我一打开窗户,就能看到主席全身,他的右手正对着我家!”参与过上世纪60年代清水塘纪念馆修建的饭店老板江镇林说,自己参与过挖水塘、搬砖头,“2次改造建设,这次我最满意!这也是长沙市发展日新月异的一个缩影嘛!”现在他每天上午都要来博物馆里转转,晚上还会和邻居们到博物馆的广场上看看别人跳舞。

王立华欣慰地说:“在提质改造过程中,清水塘部分古玩商户经历了由不理解到理解,再到支持的过程,现在,清水塘部分古玩商户的搬迁甚至更加刺激了长沙古玩市场发展。”

亲眼看到最近几个月来市博物馆变化的长沙市收藏协会会长彭军表示:“原来的清水塘古玩市场发展没有余地,现在长沙市内按面积、商铺和交易量一下子翻了好多倍。湖南古玩城、大麓珍宝城、天心阁古玩市场、白沙古玩城,再加上新开张的长沙古玩城,原来清水塘古玩市场面积才3000平方米,现在整个市内有20000平方米,档次当然也提升不少!”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