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博物馆馆藏民族服饰亮相南京

昨天上午,《霓裳银装——桂林博物馆馆藏民族服饰南京特展》在南京市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开幕。少数民族服饰被人们喻为“一本无字书”,有着丰富文化内涵。此次展出的180多件展品中,服饰9件套,背带52件,银饰116件,从明清到近代,荟萃了广西壮、侗、苗、瑶等民族各具代表的民族传统服饰以及银饰,工艺精湛,图案华美。

走进瞻园文物展示陈列馆,记者被眼前的展品所惊叹,一件件色彩斑斓、做工精湛的少数民族服饰布满了展厅。来自桂林博物馆研究部的周羽女士谈起展品来,眉飞色舞,“这是一件百鸟裙,是苗族妇女最典型的服饰。你看,衣裙上面绣满了鸟的图案,因为苗族人非常崇拜大型的鸟。”记者看到,裙子的下摆上还装饰了一圈白色的羽毛。周羽说,苗族在举行盛大的节日活动时,穿上这样的服饰,模仿起鸟的形象,唱着苗族古歌,人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在百鸟裙旁,一件金灿灿的服饰,十分耀眼,记者凑近一看,这件黑色打底的服饰上居然绣满了金龙,周羽不以为然,“我们广西天高皇帝远,谁也管不着。有人就大着胆子穿龙袍。”她告诉记者,这是一件侗族龙袍,这样的龙袍也不是一般人能穿得起,“龙象征着地位,象征皇帝的威严,因此,有声望的侗族头领才能穿,也才敢穿。”

广西是多民族地区,此次展出的还有水族的马尾绣服饰,“这件展品有6件套,保存十分完好。图案部分是用马尾毛做线芯,外围绣以各色棉线绣成,非常漂亮。”她说,这样全套的服饰再也征集不到了。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