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墓拟建一座遗址博物馆(组图)

墓中的方形漆器和芦苇编制的盛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墓中的方形漆器和芦苇编制的盛器
墓主棺椁遗存。-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墓主棺椁遗存

昨日,记者获悉随着M1号墓发掘进入尾声,西汉张安世家族墓园抢救性考古发掘暂告一段落。回顾3年的发掘史,为研究西汉时的建筑工艺、丧葬礼仪、军事制度、珍贵文物保存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价值。据悉,目前墓园14座墓中,还有一个中型墓葬和一个从葬坑未发掘。文物部门会将这里建成一座遗址博物馆。

亮点1

完整“列侯”级别西汉墓园

张安世家族墓园南北宽220米、东西长280米,面积约6万平方米,是首次发现的西汉列侯级别的完整高等级的家族墓地,在2010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墓园是以M8所在的墓园为核心的家族墓地,逐代向周边延续扩大,由墓园到家族墓地变化的特征明显。从时空延续角度讲,如此布局清楚、脉络明晰、从葬丰富、诸要素齐全、墓主明确的列侯墓园更是难能可贵,有历史学、考古学价值。

亮点2

西汉军事制度最系统的资料

大墓从葬坑军旅内容丰富,甲士俑的甲胄武器配备齐全,各坑俑均是独立的作战单位,具有完备的指挥系统,为西汉的军事制度、军队建制等的研究提供了较为系统的资料。大量陶甲士俑、木甲士俑和高级车马资料的出土,都刷新了相应领域的考古认识。

这些从葬坑的出土物与众多种类的随葬器物,不仅等级高,而且由于墓葬年代清楚,器物演变的轨迹和序列清楚,从而成为考古学研究中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资料,甚至时代标尺。

亮点 3 千军战俑

其中在6座陪葬坑发现了“千军战俑”,酷似缩小的兵马俑,有陶俑、木俑。在k6号坑内,数以万计的陶俑虽倒在坑内,却个个精神抖擞,面部清晰,红红的嘴唇,浓黑的眉毛,还有着各种发式,有的神情凝重,有的面容祥和。虽然陶俑很多,却很难找到同样的脸。

亮点 4

“长乐未央”瓦当

墓园祠堂发现了“长乐未央”的瓦当,这种皇家才用的瓦当,可见墓主人尊贵的身份,可能为御赐之物。

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两组早期瓷器,上均绘有“九头鸟”图案。《山海经》是记载“九头鸟”形象的最早文献。说明当时“九头鸟”图形是吉祥的,随后才被妖化,证明西汉时期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亮点5

精美漆器和芦苇盛器

发现方形漆器虽已经是坍塌状态,但是图案非常漂亮,色彩丰富,呈现一种复杂高贵的气质。北方漆器发现得很少,保存完整得更少。此次发现的精美漆器,可能因为木胎已经腐朽,只剩下漆皮,但依然十分罕见,价值极高。同时还发现了11组芦苇盛器,北方难得保存下来,形状依然清晰可见。

亮点6

建筑工艺有了新发现

在这一墓地的发掘中,发现并确认了大型墓葬构筑、填埋过程的复杂工序和工艺迹象,推断应该是“御赐”,尤其是“将作”营建的物证和写照,极大丰富了汉代社会丧葬礼仪制度研究资料,对于认识其他汉代高等级墓葬,进而对西汉帝王陵墓的构建和葬制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