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故事:临别送笙寄真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至今保存着一支具有特殊意义的笙。为了彻底弄清楚这支笙前后发生的故事,我们来到了武乡县的砖壁村。砖壁村八路军总部旧址前的大树下,依旧聚集着许多纳凉的老人。在这里,似乎每一棵草木都在讲述着半个世纪以前发生的事情。砖壁村68岁的老人李炳珍通过自己点滴的记忆和别人的讲述,给我们回忆了那段彭总送笙的故事。

砖壁村的李二孩是个民间艺人,笙、管、唢呐样样精通。由李二孩牵头组织的乐团规模一度达到了6、7人之多,所以在当时武乡东山一带很有名气。谁家过红白大事,老人祝寿孩子满月,都要请李二孩的乐团热闹一番。自八路军总部进驻砖壁之后,李二孩的乐团就更有了用武之地,逢年过节或总部举办军民联欢会,村民们总是以李二孩乐团的八音会为首,组织起秧歌队伍、小花戏、武术团等多种娱乐活动来助兴。军队的文艺活动更是丰富多彩,高跷、旱船、广场剧、快板等新颖节目让村民们耳目一新。据年长的老人回忆,文艺活动正式上演前,总要先在村中的大街上游行一圈,而李二孩的乐团每次都是走在队伍的最前面,锣鼓喧天的场面吸引着附近村庄的村民也赶来观看。于是,村里的大街小巷就更加热闹起来,看红火的村民和八路军战士里三层、外三层能把表演场地围得水泄不通,个个乐的眉开眼笑。

八路军总部每逢迎接国际友人或举行庆典,李二孩同样是不可缺少的主角。有一次,总部为庆祝打了胜仗,专门邀请了八路军的鲁迅文艺创作组、以及襄垣、沁县来的剧团,李二孩的乐团还与他们进行了同台演出。村民们介绍说,李二孩是个热心的艺人,八路军在前方一打了胜仗,他就总要带着他的乐团到总部门前义务吹奏一番。这样一来二去的,他和总部首长们就渐渐熟识了。据说彭总还专门邀请他教宣传队的战士演奏乐器。

1940年,总部离开砖壁时,彭总特地托人买了一团笙送给了李二孩作为留念。得到笙的李二孩更加感念八路军的种种好处,一听说队伍打了胜仗,依然会到总部门前吹奏一番。久而久之,李二孩在总部门前的演奏就成了捷报频传的信号。这样的举动李二孩一直坚持到1949年解放,村民们说随着李二孩吹奏次数的越来越多,新中国就诞生了。李二孩的儿子李虎诚回忆说,自从彭总临别赠笙以后,每到傍晚,拿出这支笙吹奏就成了李二孩雷打不动的事情。有好几次他不解地问,他爹总是说,“念八路军的好哩,总想起彭总和八路军。”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