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编译局新近购藏两份马克思珍贵手稿

  人民网北京6月23日电 (记者 李舫)穿越重重冷气、戴上白手套、打开道道锁定的保险柜、轻轻展开塑膜护封,在中共中央编译局地下一层珍本馆,工作人员将两份珍贵的马克思手稿捧至记者面前。“这两份马克思手稿,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典藏的标志性成果。”中共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说。记者从此间获悉,中央编译局新近购得两份珍贵的马克思手稿,至此,连同保存在中央档案馆和中国国家图书馆的三份,我国公开收藏的马克思手稿已增至五份。

  第一份手稿,是1876年10月16日马克思写给友人托马斯·奥尔索普的信,同时,在这封信的另一面,是马克思的夫人燕妮写给奥尔索普的信,原文都是英文。其中,马克思的这封信第一次发表于1970年《经济和社会》(日内瓦版)第4卷第11期,我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50卷发表了这封信,而燕妮的信未曾发表过。信的内容主要是马克思和燕妮因奥尔索普的夫人去世而对他的慰问。

  第二份手稿,是1878年6月25日马克思写给英国周刊《自由新闻》主编与发行人科勒特·多布森·科勒特的信。这封信原文也是英文,至今未曾发表过,属于新发现的马克思手稿。信的内容主要是马克思向科勒特借阅一篇抨击布赫尔的文章。

  第一封信的最主要特点是在一张纸的正反两面分别写着马克思和燕妮的亲笔信,表达了马克思对朋友的“爱”;第二封信则是从未公开发表过的马克思的亲笔信,表达了他对反动派的“憎”。通过第一封信,我们可以领略伟人的革命情感;通过第二封信,我们可以领略伟人的革命情怀和革命立场。这两封信保存良好,字迹清晰,不仅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研究的重大突破,更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奠定了坚实的文本基础,具有重大文物价值。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留下了大量书信手稿,这些手稿是人类最珍贵的精神遗产。中央编译局购置这两份手稿的过程中,得到了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工作组和我国驻外使馆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据悉,这两份手稿将于7月在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百年传播展览馆”向公众展出,同时展出的还有其他一些马克思主义珍贵文献。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