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簋

    鲜簋,西周时期青铜器。该器最早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巴纳(Noel Barnard)和张光裕先生收录于《中日欧美澳纽所见所拓所摹金文汇编》一书,编号第156。后经李学勤先生刊释后引起学者注意。

 

    簋高14厘米,无盖,双耳,卷唇。腹饰两两相背的顾首连体龙纹,头前各有一倒立的吐舌卷尾龙纹,中央有扉棱和突起的兽头相隔。以雷纹衬地,口沿下前后有小兽耳,其下有扉棱。双耳上有尖耳的兽首,下有垂珥。圈足饰一周合目变体夔纹,四面有短扉棱。腹壁斜且直,下部膨出,最大径在腹底。簋通身有光润的青绿色釉,并有红褐色锈斑。有铭文,共五行,四十四字,整齐紧凑。字系铸成无疑,内底还可以看到几处铸造时的垫片。铭文第五行第三字左上角竖笔向内折断,是铸范凸起处受损移动所致。学者根据这些特点认为此器不伪。

    鲜簋铭文共五行,44字。大意为在王三十四年五月既望戊午这一天,王在宗庙祭祀昭王。鲜受到王的褒奖,饮鬯酒,王赏赐了他三种祼礼所用的玉器和二十串贝。他为了感谢王的恩惠,乃作此器,由子子孙孙永远珍藏。鲜簋的重要性在于其铭文年、月、日、月相四要素俱全,是西周年代学研究的重要资料。有学者认为铭文中所言三十四年为西周穆王三十四年,也有学者有不同意见。

    鲜簋现藏法国吉美博物馆。


参考资料:

    李学勤、艾兰:《鲜簋的初步研究》,《中国文物报》1990年2月22日。
    李学勤:《新出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
    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文物出版社,1999年。

 ■ 返回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