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故事:抗战英烈田景云的“舍身取义”光荣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舍身取义”光荣匾。长2.5米,宽0.8米,蓝底黄字,扁的正中位置从右到左镌刻四个金色大字“舍身取义”。字的上方阳刻一方印:“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匾的左侧竖刻:山交编村全体干部群众敬立,民国三十五年四月十五日。匾的右侧竖刻几行字: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奖给——英勇的广生同志:你在民族革命当中,任人民武装主任,历经与敌伪斗争数载,不屈不挠,始终保卫群众利益,勇敢积极,为革命坚持到底。不幸于三十三年四月十五日被敌包围,为保护群众退却牺牲敌手,血迹垂世、英名不朽,凡革命志士踏血前进,庚续革命成功矣。

这块匾的授予者广生同志,他生长在什么地方?又是怎样牺牲的呢?匾上的广生同志,姓田名景云,广生是他的小名。这是田景云同志71岁的儿子、现已退休的高级教师田志元告诉我们的,父亲牺牲时他还不满12岁。田景云在抗日战争后期,任武乡县武西区武装部民兵主任。他所出生并成长的武乡县故城镇茅庄村是远近闻名的战斗村。

1943年到1944年初,日伪军几次对茅庄村进行偷袭均未达到目的。于是就变本加厉的对茅庄村实施报复性“扫荡”。1944年春,日军从段村调来段柄昌为首的伪军五百余人,准备再次向茅庄村袭击。农历四月十五日这天凌晨两点,驻扎在南沟的日军平山中队长,调集日伪军三百余人,偷偷摸摸进茅庄村。当时民兵武装住在村西头殷海为家中,值班岗哨发现敌情后,马上通知民兵撤退,但为时已晚。日伪军已将院大小两道厅围住了。在民兵与敌拼杀的同时,民兵主任田景云组织民兵突围。他们先投掷了一阵手榴弹,炸散了门口的敌人,大部分民兵趁此空间冲了出去。党员田景云等三人为掩护大家突围而没能冲出院门。他们又急忙撤回后院窑洞中与冲进来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日伪军十多人被他们击毙。他们又利用窑洞宽厚的墙体掩护,射击企图冲进来的敌人,最后子弹打光了,他们又冲出窑洞,在院内与敌人展开白刃战,又杀伤敌伪数人后,最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过大,被敌伪所伏。穷凶极恶的敌人把民兵所住的院落房子全部烧掉,又将田景云三人带到一个叫“压官疙瘩”上,进行毒打审问。但这三位英雄英勇不屈、大义凛然,他们一直痛骂敌人。恼羞成怒的敌人最后无计可施,把他们带到村中松树园中,残酷的枪杀了。直到革命的最后一刻,他们还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件事被当地群众称为“四.一五”事件。

这块匾是由当时的小学教师曹逢春书写的,所用的木料是杨木,长久以来一直悬挂在田景云家的大门口上方。今天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收藏、展出,将会使其流芳百世。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