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花梨:天设地造 东方神木
世界上有一百多种花梨木,极品出自中国海南。在收藏界流传这样一句话:“世界花梨看中国,中国花梨在海南,海南花梨属东方”。
2010年,东方市启动“黄花梨之乡”建设,陆续在全市范围内种植海南黄花梨360万株。花梨,与东方市有着深厚的渊源,自古以来东方的老百姓中还有一种潜在的古老神话的原始文化意识,喜欢用花梨根木制成手镯、项链、腰带,说是随身佩带可以趋吉避邪,故数千年来,人们又把东方花梨称之为“东方神木”。
30年树龄花梨存东方
据《中国树木志》载,野生花梨产于本岛除了万宁、陵水、五指山市以外的各市县,其中白沙、东方、昌江、乐东、三亚、海口为主要产区。
花梨一般生长于海拔350米以下的山坡。就品质而言,大致可以按南渡江流域生长的和昌化江流域生长的来划分。
根据植物学家的考察,生长在南渡江流域的海南花梨17年树龄开始结心材,60年树龄的心材约为30厘米;而生长在昌化江流域的海南花黎树60年树龄的心材仅约为18厘米。花梨价值最高的地方就在心材部分。不同流域的花梨心材有明显差别:南渡江流域的木质较生长在昌化江流域的稍松,比重接近水,落水后呈半浮状态;木油、香味也稍少,硬度也稍软。因此,名贵的海南花梨主要生长在黎族地区,尤以昌化江流域生长的花梨为贵,现今人们取“海南花黎”字“黎”而不是“梨”,是为了区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生长的“花梨”。
凭其天成地就的香、色、质、纹等几方面的特殊天赋,海南花梨从天下良材中脱颖而出,从唐朝起就成为贡品,之后,又征服了明清两代皇帝,并在士大夫阶层中掀起海南花梨木热。近20多年来,更是在国内外收藏界引发花梨木家具收藏热。然而,在人们对它日益加温的狂热中,海南野生花梨正陷入濒临灭绝的境地。
早在2006年, 一位海南黄花梨资深研究者便称,在最近3年里访遍海南黄花梨产地,发现海南岛成材的野生海南黄花梨植物,即胸径超过25厘米的植物活体,几乎已被盗伐殆尽。而在东方市港务中学校园内,还生长着18棵树龄在30年以上的花梨,正是因为地处校园之中,18棵花梨得以保留,据该校校长介绍,近几年,经常有人到学校找他,想收购这18棵花梨,但该校几任校长都顶住诱惑拒绝了,学校师生对这18棵花梨都倍加珍爱。
在东方市的其他学校、村落,树龄在20年以上的花梨也都存在。随着近年来花梨价格持续走高,东方人在当地的校园内、乡镇、村庄,已开始大片种植花梨。海南日报记者在东方市民族中学就看到校园中种上了上百棵花梨,在当地,花梨的广泛种植已形成小气候。
国宝花梨供桌出东方
海南花梨属东方,并非东方人民自诩。
5月30日晚,央视《寻宝———走进海口》活动在海南落下帷幕。经层层甄选,鉴宝专家从2000多件宝物中评选出4件宝物,其中一张估价800万元的明代海南黄花梨大供桌获得“海口民间国宝”奖项,该供桌取材于东方市俄贤岭的黄花梨,能获此殊荣也给东方市黄花梨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在寻宝活动现场,鉴宝专家蔡国声介绍,该供桌为明代黄花梨供桌,用料大约为78公斤,其母树黄花梨四五百年才可以长成,供桌用料精良,为海南黄花梨中的佼佼者。
6月10日,海南日报记者有幸在东方市一栋二层小楼上见到了该国宝花梨供桌,据东方市花梨之乡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文琼丹介绍,这一明代黄花梨大供桌是2003年从东方市感城镇某村以37万元的价格收购而来。当时这个价格几乎就是天价,但考证后觉得这件宝贝值得收藏,最终成交。
文琼丹说这件“民间国宝”,用料大、多,质量上乘,可以用“奢侈”来形容。它采用的是“一木一器”,案板是整块黄花梨木打造的,其他部分也是整条黄花梨木材料,制造时浪费极大,因此特别珍贵。如果现在购买黄花梨木来打造这样一张供桌,用料成本价都在600万元以上。这张供桌已经历了四五百年的历史,取材应该是东方市俄贤岭上的一棵比较大的黄花梨树。
早在唐朝,海南黄花梨已成为海南朝贡的珍品。明清两朝,海南黄花梨更是以行云流水的纹理、圆润剔透的质感,引发了文人士大夫的狂热追逐,并征服了紫禁城的主人。
西方著名中国文化史专家、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伊佩霞教授在她撰写的《剑桥插图中国史》里,对一把明朝官帽椅有这样一段描述:“明代制作的硬木家具之典雅,至今未有超越者。这把‘官’椅的构造是由纤细、微曲的黄花梨木组合而成的,这种木纹漂亮的硬木主要产于位于热带的广东以南的海南岛。”
如今,明式海南黄花梨家具已成为西方各大博物馆竞相收藏的艺术品,是中国继书画、陶瓷之后的第三大艺术收藏热点。
上等花梨出俄贤
黄花梨之所以名贵,是因为黄花梨的木性极为稳定,不管寒暑都不变形、不开裂、不弯曲,有一定的韧性,适合制作各种异形家具,如三弯腿,其弯曲度很大,惟黄花梨木才能制作,其他木材较难胜任。明代考究的木器家具都选黄花梨制造,其纹理或隐或现,色泽不静不喧,被视作上乘佳品,备受明清匠人宠爱,特别是明清盛世的文人、士大夫之族对家具的审美情趣更使得这一时期的黄花梨家具卓尔不群,无论从艺术审美、还是人工学的角度来看都无可挑剔,可称为世界家具艺术中的珍品。
而在众多的海南黄花梨产地之中,业内人士认为,海南的俄贤岭、霸王岭、尖峰岭、吊罗山等大山都生长花梨古树,俄贤岭生长的海南黄花梨品质极佳。
据东方市花梨研究人士文琼丹介绍,俄贤岭独特的地形、地质土壤、阳光水分等均为黄花梨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并造就它们独一无二的品质。
大凡能生长黄花梨的地方,其地质底层必然是巨厚的黄色砂岩,如果地质底层不具有黄色砂层的色质结构,就不可能生长出黄花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经国家地矿部门探明,东方市的地下黄金矿石蕴藏量是全海南省最丰富的,而且含金量是最高的。从东方南部感恩平原边缘的不磨大岭、雅好岭延至东部的俄贤岭,地下有一条呈东南走向的黄金走廊。加上经过了亿万年的长期风化和剥离,俄贤岭早已形成了孤立的山峰和巨厚的黄色砂岩,而海南的其他大山就没有这种地层结构。
其次,气候条件也是影响黄花梨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俄贤岭比海南其他大山雨量少,日照时间长,水分蒸发快。以上两个条件是黄花梨生长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独特的地理优势,加上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得天独厚,海南的俄贤岭出产的花梨,其木质都很坚硬,且纹理细腻、色泽光滑、香味浓郁。这些都是天设地造、上苍赐予。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