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培训班在宁波开班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6月14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考古学研究中心和青岛市文物局共同协办的“首届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培训班(考古)”在宁波隆重开班。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关强、考古处副处长张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刘曙光,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鲍贤伦,宁波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成岳冲,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陈佳强、副局长孟建耀等领导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范伊然主持,成岳冲副市长、鲍贤伦局长、刘曙光院长分别代表宁波、浙江和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致辞,来自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参训学员雷少代表全体学员发言,童明康副局长作总结讲话并主讲开班第一课《肩负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的重任》。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青岛基地、武汉基地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培训学员和教练人员、工作人员等60余人参加开班仪式。

  “首届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培训班(考古)”计划分潜水技能、理论学习和考古实习三个阶段进行,为期三个多月,其中第一阶段潜水技能培训将于6至7月分别在宁波市游泳训练中心和象山渔山列岛海域举办,这是继1998年之后,国家选择在宁波举办的又一次重要的水下专业人才培训。培训期间,经过选拔来自北京、浙江、山东、福建、广东、湖北、江西、辽宁、海南、重庆等10省市的22名培训学员将系统进行平静水域、开放水域和进阶开放水域的理论教学与潜水训练,并进行夜潜、摄影、紧急第一反应、救援潜水员、高氧课程等专长潜水技能训练。其中,我市选派的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雷少和象山县文管办史伟两名年轻业务骨干经过前期选拔也已正式进入培训名单,他们将通过培训成为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生力量,同时也使我市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相关链接:宁波一直高度重视水下考古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自1998年5月至2011年3月,我市已先后17人次选派优秀青年业务骨干参加了第二至第五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中国水下考古第一至第三期技术潜水培训班(菲律宾)和第一期全国出水文物保护培训班。通过系统训练和工作实践,目前我市已拥有水下考古队员7名(浙江共9名),其中水下考古教练1名(全国共6名)、水下考古潜水长1名(全国共9名)、能够深潜至60—80米的技术潜水队员4名(全国共16名)、密闭循环呼吸器潜水员2名(全国共10名)、技术沉船潜水员2名(全国共14名)、出水文物科技保护人员2名,专业培训人次与专业人才力量位居全国前列,已初步磨炼出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眼界宽、思维新的专业人才梯队,实现了我市水下专业人员从无到有,由弱转强的质的飞跃,逐渐成为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

 

附件材料1: 我国历次水下考古与出水文物科技保护培训班一览表

培训班次

主办

承办

时间

地 点

全国第一期

水下考古专业

人员培训班

潜水技能培训

国家文物局

中国历史博物馆

水下考古研究室

1989年

山东青岛

水下考古实习

1990年

福建连江

全国第二期

水下考古专业

人员培训班

潜水技能培训

国家文物局

国家博物馆

水下考古研究中心

1998年

浙江宁波

水下考古实习

福建连江

全国第三期

水下考古专业

人员培训班

潜水技能培训

国家文物局

国家博物馆

水下考古研究中心

2004年

广东阳江

水下考古实习

福建东山

全国第四期

水下考古专业

人员培训班

潜水技能培训

国家文物局

国家博物馆

水下考古研究中心

2007年

广东阳江

水下考古实习

山东青岛

全国第五期

水下考古专业

人员培训班

潜水技能培训

国家文物局

国家博物馆

水下考古研究中心

2009年

广东阳江

水下考古实习

福建福州

中国水下考古第一期

技术潜水培训班

国家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

水下考古研究中心

2009年

菲律宾

第一期全国出水文物

科技保护培训班

国家文物局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09年

北京

中国水下考古第二期

技术潜水培训班

国家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

水下考古研究中心

2010年

菲律宾

中国水下考古第三期

技术潜水培训班

国家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

水下考古研究中心

2011年

菲律宾

附件材料2: 宁波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员情况一览表

姓名

培训班次

资质认证

傅亦民

全国第二期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1998年)

水下考古专业人员资格证

王 玮

全国第二期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1998年)

水下考古专业人员资格证

林国聪

全国第三期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2004年)

中国水下考古第一期技术潜水培训班(2009年)

中国水下考古第二期技术潜水培训班(2010年)

中国水下考古第三期技术潜水培训班(2011年)

水下考古专业人员资格证

水下考古潜水长

水下考古潜水教练

80米深潜技术潜水员

技术沉船潜水员

密闭循环呼吸器潜水员

王光远

全国第四期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2007年)

中国水下考古第一期技术潜水培训班(2009年)

第一期全国出水文物科技保护培训班(2009年)

中国水下考古第二期技术潜水培训班(2010年)

中国水下考古第三期技术潜水培训班(2011年)

水下考古专业人员资格证

水下考古潜水长

80米深潜技术潜水员

出水文物科技保护员

技术沉船潜水员

密闭循环呼吸器潜水员

罗 鹏

全国第四期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2007年)

中国水下考古第二期技术潜水培训班(2010年)

水下考古专业人员资格证

60米深潜技术潜水员

许 超

全国第四期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2007年)

中国水下考古第二期技术潜水培训班(2010年)

水下考古专业人员资格证

60米深潜技术潜水员

金 涛

全国第五期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2009年)

第一期全国出水文物保护培训班(2009年)

水下考古专业人员资格证

出水文物科技保护员

  

                            (作者: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资料提供:宁波文化遗产保护网)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