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山汉墓出土文物精品展举行(图)

  早报记者 龚菲 

  包括“黄肠题凑”、金缕玉衣、玉棺、编钟编磬等诸侯级葬制的江苏盱眙大云山汉墓群自2009年考古发掘以来就备受瞩目,而墓主身份也一直没有确定。昨天,南京博物院对外发布,墓主是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之兄、江都王刘非。 

  据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负责此次考古的领队李则斌介绍,经过两年全面勘探与抢救性发掘,确认大云山山顶区域为西汉第一代江都王陵园。陵园平面近似正方形,每边长约500米。考古人员在陵园内共发掘主墓三座(分别编号为M1、M2、M8)、陪葬墓六座、车马坑两座、兵器坑两座、建筑基址一处、道路一条。可惜的是,1号墓早在东汉晚期即被盗挖,而2号墓于近年被盗,8号墓几乎遭到毁灭性盗掘。尽管如此,考古人员还是在墓葬内发掘出土了大量铜器、金银器、玉器等精美文物,许多文物均为首次发现。今天起对外展出的“江都王·大云山汉墓出土文物精品展”主要展出了在1号墓(M1)内出土的铜器、金银器、玉器、漆木器、陶器等一万余件(套)精美文物,涉及棺椁的装饰,歌舞宴乐用的编钟编磬,饮食、沐浴用的生活用品等。

  据悉,这一墓葬中出土了多件刻有“江都宦者”的铭文铜灯,以及“江都宦者沐盘十七年受邸”银盘等,刻有“廿七年二月南工官”耳杯共发现了近百件,全是尺寸很小的明器,没有实用功能,是专为陪葬而制造的。江都王刘非在位27年,于公元前127年去世,而刘建只在位6年便因谋反败露而畏罪自杀。汉初诸侯国内以王在位的时间纪年,而不是皇帝纪年,这批耳杯显然是刘非去世后为陪葬而赶制的。综合这些材料,考古队断定一号墓墓主为江都王刘非而非刘建。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表示,大云山江都王陵的发现表明作为西汉诸侯大国的江都王陵园位于盱眙大云山,而不是此前推测的仪征庙山,为后续保护和研究奠定了正确基础。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