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山水》卷现身春拍(图)

  今年7月初举行的朵云轩春拍,有一卷董其昌《山水》卷现身(见图),著名美术史专家徐建融教授专门撰文予以推荐。 

  此画为绢本浅绛,写水村小景,山水林木间布置水榭、桥梁、屋舍,浑厚华滋,错落有致。又自跋云:“余尝谓右军父子之书,至齐梁时风流顿尽,自唐初虞褚辈,一变其法,乃不合而合。右军父子殆如复生。此言不大易会。盖临摹最易,神气难传故也。巨然学北苑,黄子久学北苑,倪元镇学北苑,等学北苑,而各个不相似。使俗人为之,与临本同。若之何能传世也。辛亥春正月,董其昌画并题。”辛亥为万历三十九年(1611),董其昌五十七岁,时正闲居松江,潜心书画,为其艺术上的鼎盛期。此董其昌《山水》卷,《石渠宝笈》初编卷五著录,记“上等藏二,贮乾清宫”,画心上钤有“(石渠)宝笈”、“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乾隆鉴赏”、“(乾清宫)鉴藏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诸印。从收藏印可以得知,此卷乾隆、嘉庆时深藏宫中,民国初年为宣统帝溥仪盗出,流传民间,杨仁恺的《国宝沉浮录》中有记录。

  徐建融教授指出:董其昌一生的成就,不在他的仕途功名,正在他的书法、绘画和画学理论。而此卷恰好将他最典型的画风、画论和书风珠联璧合于一局。在其传世的大量作品中,也就尤属难能稀有了。丹青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