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宗画海:超越物象本身(图)
傅京生
放眼一看姜云宗先生的画,立即就能感受到其画面充盈着儒家刚正、浩大与灿烂、辉煌的气象。这在古代,称为庙堂气象。重要的是,在他的作品中,在显现着“庙堂之高”的气象之中,还蕴含有“江湖之远”的灵性。云宗先生是在超越状态,把儒、道两家的精神气息和气象,通过他的笔墨与图像,送入具有现代性“统”和“序”之中了。
云宗先生以一幅又一幅感人至深的作品,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由他的心灵统一起来的具有现代性的,既合于中国古人所说的天地精神和自然浩气的儒学语境,而又绝没有彰显现代艺术中常见的世纪末式的颓废与惊慌失措。这就是云宗先生的艺术的世界。
当代中国的现代艺术,曾以嬉皮、戏谑的方式成为时髦。在这样的语境,姜云宗先生以“思无邪”式的恢弘与豁敞,追求着中国文化精神所崇尚的壮阔与磅礴。在他的作品中,其聚散开合是从传统中来,且其风格也有宗师气度而无子路气。在这个意义上,姜云宗先生的画,是心灵情感的符号,他是在回归自然宇宙、回归自我生命、回归心灵智慧的层面,来使他的作品具有符号特征的。所以,面对他的作品,欣赏者的心灵世界与他的画面迹象相遇的那一瞬,立即就能够感悟到生命存在的最佳形态及其终极关怀所在。他的作品因此具有了特殊的动人心魄的魅力。
姜云宗先生的画,特重肌理美感,在创作中,他十分注重工具材料的特质,在这个基础上,他能够既激情宣泄而又不违“天地大道”和“圣人情怀”。所以,他的画面形象,作为符号,能够使我们参与当中,感知、体悟它所指向和表达的不仅仅是画面的感性直观本身,而是显现出了对画面感性直观本身的超越。于是,可以说云宗先生的作品,是“天地之歌”和“元典精神”的礼赞。他是以“目击道存”的方式,让我们面对他的作品,化育着我们自己的豪情,陶醉着我们自己的襟怀。
在云宗先生的绘画中,“仁”与“义”就是那一片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的大海波涛与水天相接,所以,他的作品中,“仁”与“义”合一的境界的直接到达,也就成为是以大海的波涛不是摧毁世界的,而是以净化世界的方式体现出来的了。这也就是云宗先生个体化的理想人格借助大海图像显现的最终实现。在云宗先生的画面中,大海的力量和精神,其实,就是超越现实又紧贴现实的“仁”与“义”的力量和精神的最佳符号显现。
云宗先生的画,是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身份的象征,激越壮美而合于自然大道,沟通着我们心内的特定情感,启发出孔子所说的和谐社会的“群”的力量。看到云宗先生的这些画面的时候,我们内心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出希望自己的人生走向和谐而壮阔的强烈愿望。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