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酣歌于室的心声之作

  宜兴紫砂壶《鼓舞》是仿照鼓乐型状烧制的作品,精巧绝伦,内涵深广,当收藏界迎来了张文娟的这柄鼓壶,我们听到了炎黄先民的欢畅心跳,八音者,金、石、丝、竹、匏、土、革、木,鼓属于革,紫砂的晕彩最能表现皮革的润泽,但是能造出这般中规中矩的鼓型,而且缀上的“金属钉”如此逼真、标准,确实是一个奇迹。

  《鼓舞》以阴阳鱼钮为中心,精彩的细节开始渐次漾出,达成了供我们品味的多层次效果,每处都让人有嚼头,我们知道阴阳是对立统一的概念,鱼眼多以反错黑白来布局,这里张文娟采用深浅两色,在鱼眼上则极其创新地采用了一实一虚,一下拓展了我们日常对阴阳的表达形式,形成了一种直观立体的、特别强烈的文化符号解读。这是我没有见过的表现形式,太智慧了,简直令我佩服到五体投地。

  旋转的阴阳钮,下边配置十钉、二十钉,这样以欣赏者目光的进度来行走,“鼓”也真的“舞”了起来,我觉得张文娟不以八钉来表征八音,而设计成十钉,正是为了诠释一下中国古代音乐的音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西方人因为他们七声我们五声的传统差别而得意洋洋,而我们也觉着奇怪,为什么咱们祖上就只定了五声,后来才知道,我们的东西是分阴阳两套的,五声分了阴阳,就变成了十声。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范畴中不断传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国古代音乐表达能力和表现水平令西乐望尘莫及,我们五声比他们七声分得更细,阴阳五声配合鼓点缓急强弱的变化,又能丰富到二十个层次,所以更完美地传递了音乐中的情感内涵。张文娟的十钉、二十钉正是表征五音的多层次阴阳之变,像这样懂陶艺又精通古音律知识的大才,我还真就没见识过。(狂狷)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