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百戏俑坑”第二次考古发掘正式启动
提起秦始皇陵,人们第一反应是气势恢弘的地下兵马俑军阵。其实,陵园内还有着一支“地下娱乐杂技团队”,这就是“百戏俑坑”。
昨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省考古研究院联合组队正式启动了对“百戏俑坑”和内城北部西区建筑遗址的考古发掘。最令人期待的是,百戏俑坑内的“杂技团队”将会呈现何种奇特的造型。
遗址发掘:拟用花草模拟建筑基本形制
秦始皇帝陵园内有两重城墙,均呈南北向的长方形,内外套合成“回”字形,里面为内城、外面为外城。
考古人员近期勘探发现,陵园内城的11组建筑群,面积达15.5万平方米。此次考古人员选择建筑群重点区域的500平方米,通过探沟了解遗址的夯土层,掌握建筑的结构、基本形制。建筑遗址发掘预计到8月结束,随后,通过用花草模拟陵园内建筑的基本形制,人们可直观了解陵园建筑。
据悉,此次发掘的启动,标志着秦始皇陵园考古工作由系统勘探到发掘与勘探相结合,遗址公园由建设进入展示阶段。
百戏俑坑:曾出土11尊滑稽可笑的“杂技俑”
百戏俑坑平面呈“凸”字形,东、西两端各有一斜坡形门道。坑体东西长40米,西端宽16米,东端宽12.3米,坑内有两道土隔墙三个过洞,该陪葬坑总面积约800平方米。
1999年,考古人员曾对该坑最北边的过洞进行了试掘,试掘面积不足70平方米,在发掘中,在坑建筑棚木层上出土了一个大铜鼎,铜鼎口径70厘米,通高61厘米,重212公斤,是目前在秦陵地区发现体积、重量最大的青铜鼎,被称为秦陵第一大鼎。
更令人惊喜的是,百戏俑坑出土的11尊陶俑,与一、二、三号坑出土的兵马俑完全不同,它们既不穿铠甲,也不披战袍,只是下身有裳,上身赤裸(古代称上衣为衣,下身衣服为裳)。在目前已修复好的几件陶俑,举止神态各异,个个滑稽可笑。在衣着上,全部赤裸上身,有的还有“啤酒肚”,腰间系着小裙子,为当时杂耍打扮,而从其造型上,有的像是持竿者,有的像是摔跤的大力士,透出鲜活灵动的气息。
专家介绍说,百戏俑坑的陶俑是用写实的手法制作的,将俑人的身体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里程碑。
百戏俑坑“十一”开馆:游客可现场观摩发掘
据记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后,把六国诸侯宫廷中善于歌舞的艺人集中在咸阳,演出“百戏”。若说兵马俑是地下军阵,那么,百戏俑坑则是娱乐杂技演出团队,展示了当时宫廷丰富的娱乐杂技生活。
目前,百戏俑坑正在施工,将在原地修建百戏俑坑博物馆,预计于今年10月1日对外开放。考古人员也将在7月进驻现场全面发掘,游客可在博物馆现场观看考古人员的发掘过程。
再次发掘三大期待
期待1有望添新丁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陵考古一队研究员张卫星说,经过前期勘探,百戏俑坑中可能还会有陶俑、青铜器等文物出现。这座地下“杂技团队”将会出现怎样造型奇特的新成员?
期待2大鼎藏于坑之谜能否解开
青铜鼎作为礼器,缘何会放置在百戏俑坑?张卫星说,鼎与百戏俑在出土时并不在一个层面上。通过发掘是否能揭开其中的奥秘,也是个谜。
期待3百戏俑坑还有多少秘密
据考古专家介绍,百戏俑坑内还有动物骨骼等文物存在,它们都有怎样的作用,我们期待着这次的发掘,能一一解开谜团。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周艳涛采写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