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端午祭祀屈原 古代礼器诠释传统文化(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外国游客参与活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祭祀场景。

中新网西安6月6日电(记者 冽玮)6月6日端午节,西安数十名汉服爱好者齐聚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西安小雁塔脚下,行古礼祭祀屈原,并展示鼎、蓋、爵、盘等古代礼器在祭祀活动中的作用。有关人士称,该活动旨在加深现场游客和学生对文物及传统礼仪的理解,让人们通过亲身体验传统非物质文化,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上午10时许,一群花样年华的少男少女,高束发髻、交领右衽、广袖飘飘,开始进行庄严的祭礼,包括进位、宾盥、上香、进奠币、三献礼、读祭文、祭江、吟诵离骚等内容。随后,进行了兰汤祓禊、包粽子、编五彩绳、刺“五毒”等议程。其中兰汤祓禊是用沾水的菖蒲拂拭对方,以示驱除晦气;编五彩绳则吸引了许多女孩子的目光,亲手编织五彩线绳,再挂上铃铛,戴在手上,据说就可以祛病除害。而赋予了时尚内涵的剪葫芦、插艾叶、缝制香包、佩香囊、碰蛋比赛、编五彩绳、避五毒、茶礼文化展示等民俗活动,是年轻一代以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诠释着他们心目中的古老端午节。

记者发现,在这些汉服爱好者中,“90后”的身影明显增多,大多数属于网友的自发追随。来自陕西师大一年级的李子旌表示,他们聚在一起,就是为了让更多年轻人领略中华文化传统,过“地道”的中国人的节日。一位年轻的网友则认为,看见鼎、蓋、爵、盘等古代礼器所营造的肃穆氛围,有穿越千年时空之感。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元素”,能够令人调整心态、摒弃物欲。

此次活动的发起人之一胡忠宝认为,举办这样的汉服端午祭祀活动,旨在重视民俗,提倡传统回归。

西安博物院副院长孔正一表示,端午节是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全世界的华人都能通过这样一个节日,寻找到同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