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里乾坤大 紫砂学问深
如果说一种爱好成为职业、成为痴迷,甚至成为人生追求,会是怎样的情形? 见到“畅茗苑”简斋李老师时,他告诉记者,“紫砂壶是爱好,也是一门艺术。壶不仅可以用来沏茶,而且摆在那里,就是一道风景。”上周六,“我是茶人”海选培训第四课紫砂壶专题开讲,记者作为茶人一员,领略到“博大精深”的壶中乾坤。
一壶一世界 认壶
“学习紫砂最好方法,是了解历史传承”,老师介绍,“紫砂壶起源于明末,距今有600年历史,时大彬、李仲芬和徐友泉并称为明代三大紫砂‘妙手’,其后发展到现代,一代代的大师做出的精品,大家要从学会认壶开始。每一件紫砂壶的精品都凝结着制作者的匠心独到,可以说一壶一世界。” 记者一听,才知道紫砂壶学问蛮深,再看周围同学,也是似懂非懂。接着老师拿出一个壶来,从钮、盖、腹、把、流嘴、足、气孔等结构讲起,指明底线、深桶、把手、口线、盖板专业名称,让大家有了基本认识后,开始说壶的制作。
方寸圆变化 做壶
李老师介绍,紫砂壶的原料分紫泥、红泥、绿泥三中,在窑中烧制,紫泥1170度显红色、1180度是褐色、1190度到1195度则是紫红色。壶的工艺也有明确分类,有专门练泥的,有专业做壶的、还有专心烧窑的,每个工艺关注的环节都是不同,而做壶大师考虑是泥料可塑性。 “每把好壶表现肌理、想法都不一样,要在方寸之间,手掌之内,把园的变化表现出来,做成多球多汁、圆鼓名器,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从古至今,紫砂壶制作大师屈指可数,即使到今天,能做壶的工艺师也不过千人,都在宜兴,能称作大名家的寥寥数人而已。”老师如是说。
知理而明趣 选壶
有茶人问到如何选壶,老师直言“喜欢就行”。买紫砂壶都是给自己买,可以沏茶,当摆设,更多是收藏,也是艺术的追求。行家选壶,从形、神、气、态上看,形是面相,神即韵味,气是内涵,态指姿态,这些方面贯通一气,圆润协调,感觉出美来,才是把好壶。壶的适用性也很重要,视觉舒服感,出水流畅否,端拿舒适性都是要考虑。实用是理,爱好是趣,大家赏壶要知理而明趣,有趣才能产生情感,怡养心灵,百玩不厌。老师纠正了诸如“拿着壶盖敲听声”的不良习惯,提醒茶人注意拿壶、递壶、赏壶动作。拿壶时要中指勾、无名指顶、拇指按,递壶要壶盖分离。最后老师随后拿出珍品让大家欣赏,现场发出一片赞叹声。茶人们小心翼翼传看着,对紫砂文化有了初步认识。
真是“壶里乾坤大,紫砂学问深”,一把价值过万的掌中小壶,让人看了又看,百看不厌,越看越喜欢,体验到艺术带来的趣味。茶人陈先生感慨,“今天紫砂壶专题讲座大开眼界,来的非常值得。”本报联合西大街古道茶城推出的“我是茶人”海选活动,报名的茶友将根据爱好,分组分批分期进行茶艺免费培训,近期将选择资深茶人进行一场冲泡技艺比赛,最后由评审小组专家从中评选出优胜者。
记者 刘林丰
下期活动预告
6月4日下午3点半至5点半,“我是茶人”海选活动将进行茶艺的表演及培训,地点是大雁塔北广场东南角的大唐博相府院内。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