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的《峭壁》2600万落槌

  新浪收藏讯 2011年6月3日晚间,北京保利春拍《现当代中国艺术夜场-吴冠中重要书画作品》专场在北京亚洲大酒店开拍。吴冠中的《峭壁》以1600万起拍,以2600万的落槌价被8177号买家拍得。《峭壁》创作于1984年,设色纸本,123×119cm,估价2000-3000万RMB。

  作品简介:

  《峭壁》与石涛话语变相

  文:丁亚雷

  《峭壁》是吴冠中创作于1984年的一件墨彩画,画面风格与《交河故城》和《高昌遗址》相似,都是用排笔的大笔触作为主要形式语言的作品。后两者由于曾经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创出过惊人的高价而广为人知。我们在这里看到的这件《峭壁》,无论从形式、笔墨和气势上看,都不比《交河故城》和《高昌遗址》逊色,它同样也很好的表达了荒率、苍凉、混沌和古拙的意境,更是体现了吴冠中对于笔墨语言的深刻理解。

  峭壁在这里只是起到立意的作用。吴冠中真正要做的,其实是一种纯粹的墨彩实验。自然风景中悬崖峭壁的形象,是这场实验的催化剂,它激发出了吴冠中在诸如色彩、笔墨、和构图等方面的形式感觉,反过来,他又通过绘画完成了他的实验,诠释出了他对这种形式感觉的理解。画面中峭壁的感觉是用宽阔的排刷垂直完成的,矩形的几何效果显得果敢而决然,同时又略显孤寂和单调。点缀在这些几何块面之间的,是大大小小斑驳而又浓淡各不相同的墨点,隐约露出的细细的墨线,如藤蔓般蜿蜒的穿插在墨块和墨点之间,似乎不经意间将整个画面的穿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画面被所有的这些元素填的满满的,一片混混沌沌的感觉,更使映衬在这些色块之下的白色的画底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纯洁,甚至显得有些脏。墨块和墨点在这里没有汇聚出一面具体写实的悬崖峭壁,反倒像是玷污纯白画纸的元凶,像是石涛所说的那种“万点恶墨”,把原本完整洁白的画纸彻底的撕碎了,搞脏了。

  吴冠中对笔墨形式的理解确实深受石涛的启发,他曾深入的研读和完整的阐释过《石涛话语录》,并从中发现了现代造型意识,甚至“衷心尊奉其为现代绘画之父”。我们在《峭壁》这类风格的作品中,能够非常直观的感受出吴冠中对石涛理解的精到和深邃。吴冠中在诠释石涛“混沌里放出光明”的含义时说,石涛的意思“是指出,即便画面有时可能画得密密麻麻或漆黑团团,但其间须保留着极珍贵的底色的空白与间隙,使之永远透气透亮。这里所谓混沌实质是指浑厚、苍茫,不是含混糊涂的贬义了。混沌里放出光明是极高的境界,是高难度的表现手法,乱而不乱,是通往妙境的险途。”(引自《吴冠中文丛•放眼看人》,团结出版社)。《峭壁》给我们的感觉,不正像是吴冠中对石涛话语所做的变相吗?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