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收藏成为金融化时代中疯狂的石头(图)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艺术品市场正经历着两位数以上的增长时代,2010年中国占全球艺术品销售额的33%,超过美国的30%,位列第一。在房地产调控等压力下,各路资金纷纷寻找出口,火爆的艺术品市场大量吸引着热钱的涌入。
艺术品投资已迈进后亿元时代-“艺术品金融化时代”大幕开启
进入2011年后最热名词:“艺术品股票”。 随着天津文交所首推艺术品份额-“艺术股票”的电子交易以来,一股艺术品金融投资热浪正席卷着全国各地,对艺术品市场推波助澜。
即将在今年7月份在北京召开的“艺术品金融化时代”的收藏与投资-2011中国艺术品收藏与投资高峰论坛,据论坛组委会统计,随着天津文化产权交易所推出“艺术品份额化交易”以来,国内继上海、深圳、天津、安徽之后,广州、郑州、成都、沈阳、济南等地都已相继成立文化产权交易所,此外还有北京、武汉、西安、长沙、厦门等多个城市正在筹备文化产权交易所。论坛策划总监李俊先生介绍:“当下,艺术品金融化热浪袭来,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已逾二十家。而且有更多的地方政府和投资公司有开文化产权交易所的冲动,预计到年底文化产权交易所将达三十家以上。”
虽然各文化产权交易所的艺术品交易模式不尽相同,但核心都离不开“艺术品产权的份额化”。艺术品投资已迈进后亿元时代-“艺术品金融化时代”的大幕已经徐徐开启。
在刚结束的中国嘉德春拍会上齐白石巨制《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更是拍出4.255亿元的天价,成为了艺术品市场新的市场“风向标”。艺术品市场俨然成为资本客粉墨登场群雄逐鹿的舞台,对于国人最为青睐的玉器收藏,更是成为潮流之重。
资深玉器鉴赏家杜平表示,顶级的玉器艺术品,具有高度的稀缺性,其投资保值是最好的固定资产,既能提高拥有者的艺术品鉴能力和品位,满足其艺术欣赏的需求,又能在此过程中起到增值保值的特殊作用。但玉器收藏投资的前提是得有正确的收藏鉴赏观,也就是正确的鉴玉、赏玉、藏玉的“玉道”,在接受记者访问同时,杜平阐述了以下几项业内收藏观点:
一、顶级翡翠已经成为财产保值的重要标的物;
杜平介绍,业内资深人士曾透露,分析未来的五年内顶级翡翠将以每年至少30-50%的幅度递增增值,翡翠这种自清代起备受国人恩宠的宝物,最终不单单仅是作为昂贵的珠宝首饰存在,而更多意义上会成为一种第四极货币,即黄金、白银、纸币外的第四种货币。翡翠的装饰性和其易鉴定的特性,使其成为最具流通价值的玉器品种,而它的稀缺性和珍贵性的特质,更使得它具有无以伦比的保值功效。买房不如买翠,已经成为市场的流行语。
收藏观点:翡翠收藏以各人财力高低,因人而宜,适合个人和艺术机构收藏,需要注意的是,只有选择收藏极的翡翠珍品才具有增值保值的可能性。
二、极品田黄价格大幅攀升业内惜售珍品难觅;
田黄被尊为“石中之帝”,自古价格极高,早就有“一两田黄十两金”之说,现在极品田黄每克已经超过五万元,达到黄金价格的几十倍,这主要是其稀缺性使然,在其产地福建寿山村,田黄石已经资源枯竭,而自清代就备受皇家恩宠的田黄因为具有历史、文化、经济多重内涵,热钱的涌入,使其早已经成为“最疯狂的石头”,顶级田黄更是成为市场稀罕之物,据杜平调研,现在市场上即使有资金,也较难觅到顶级田黄,如田黄中的稀有品种橘皮红田黄,已经成为业内传说中的神品,市场罕见,圈内曾发生过某地矿老板欲用其价值上亿的煤矿产业来换一件橘皮红田黄的传闻,其价值之昂贵,让业内人士也备受震憾。目前因大幅跃升的价格,让持有者大都存有惜售心理,持有者生怕被投资客´捡了漏´,现在状况是业内惜售现象严重,珍品难觅。
收藏观点:极品田黄价格不菲,较适合财力雄厚的高端艺术机构、艺术基金进行收藏投资。
三、古玉备受有文化品位的资本客宠爱。
当下古玉的收藏群体庞大,有专注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战汉玉器、明清玉器各类的
若干收藏群体,其中高古玉被誉为是最具文化内涵的´华夏文明第一块奠基石´,一直为收藏界所津津乐道,虽因缺乏鉴定的统一标准,在流通上比不了翡翠白玉,但因为其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一直深受藏界人士喜爱,目前其价值的洼地已被艺术品投资机构锁定,被认为是未来增值无限的收藏品种。杜平介绍,现在极有前瞻的一些企业家已经开始在资产配置里,规划用一定比例的资金来收购古玉,进行资产分类保值配置,在怡情养性的同时,也进行了艺术品投资,塑造了企业文化形象,这不失为一种明智之选。
收藏观点:收藏以文化为根基,古玉文化内涵深刻,适合有品位的高端人士和企业机构、艺术基金收藏。
杜平预言:金融机构已开始在艺术品市场上做试探性布局,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等金融机构都陆续开发了艺术品的投资基金、估价服务以及银行企业的艺术品收藏和艺术赞助等业务,在市场资金充裕的情况下,玉器收藏已经进入一个新盛的黄金时代。玉器收藏中的那些有远见之士,他们具有前瞻的目光和理念,如掌握正确的操作策略和资本运作,将成为当代´点石成金´之术,未来不远,那些插上金融翅膀的顶级玉器艺术品,将飞得更高更远,这对华夏玉文化的弘扬和传承都极具积极促进意义。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