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龙泉青瓷 哥窑量少价高(图)
□本版文、图 信息时报记者 徐毅儿
“龙泉青瓷文化展”5月20日在广州市文物总店“三希堂”开幕,展出龙泉青瓷各个年代的作品一批,以宋元时期为主,包括完器和瓷片。在该展上,有关专家告诉记者,龙泉青瓷分“哥窑”和“弟窑”两种。哥窑贵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存世量非常少,身价较弟窑高出百倍,每件市值达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目前,“哥弟结合”、创新发展的现代龙泉青瓷作品也越来越受到市场重视。
古代龙泉青瓷
“哥窑”量少,比“弟窑”矜贵百倍
“龙泉青瓷源于五代,盛行于宋,是中国制瓷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有着‘质如玉、亮如镜、声如磬’的美誉。”广州市文物总店三希堂经理赵劼告诉记者,出产于浙江龙泉的青瓷是中国瓷品中的一块瑰宝。她始于五代,宋元之际进入鼎盛时期,窑场众多,分布范围很广,形成了著名的龙泉窑系,为宋代中国最大的瓷业中心,前后辉煌了数百年,是中国所有瓷窑中生产年代最长的一个窑。清代开始才逐渐衰退。
据了解,龙泉青瓷分“哥窑”和“弟窑”(又称“龙泉窑”)两种类型。“哥窑”薄胎釉厚,釉面开片,与官窑、汝窑、定窑、钧窑同列为宋代五大名窑,为“瓷中珍品”;“弟窑”胎骨厚实,釉色青翠,光润纯洁,有梅子青、粉青、豆青、蟹壳青等,被誉为“青瓷之花”。
“弟窑的存世量大,一般来说,每件市值几万元,色靓、器型特别的陈列欣赏器精品也可以达到一两百万元。”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古陶瓷鉴定专家赵自强告诉记者,哥窑与弟窑最大的区别是,哥窑是开片瓷,即青瓷表面有像裂痕的纹路,这种片纹是因胎体膨胀系数大于釉的膨胀系数,在烧窑冷却时出现的,本是一种缺陷,却产生‘金丝铁线’的特殊装饰效果。而弟窑则是不开片瓷:“2009年5月,一件宋哥窑鱼耳炉在北京荣宝拍得1008万元;去年底,一件宋哥窑梅花洗再次以八位数成交,拍得2020万元……相对哥窑动辄六位数、七位数的成交价来说,弟窑(即:龙泉窑)的市价便宜得多。”
赵自强说:“哥窑存世量非常少,保守估计仅为弟窑的千分之一,非常罕见、珍稀!”赵自强坦言,他从事文物鉴定工作50多年,还未真正接触过哥窑,有的只是从大型文博机构、大型拍卖行看到过。记者翻查雅昌拍卖历史纪录发现,哥窑的上拍量并不高,自有拍卖纪录开始的1992年以来,总拍品为536件(截止2011年5月20日),其中已成交拍品为202件,总成交比率为39%。由此可见,真品、精品极之难求。
现代龙泉青瓷
烧制工艺成功革新,欲再创辉煌
据悉,1957年,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批示恢复青瓷生产。50年来,龙泉青瓷又再声名鹊起,重铸昔日辉煌。
“古代制作龙泉青瓷以瓷土、紫金土、耐火土、石灰石混合,经练泥、拉坯、素烧、上釉、煅烧而成,生产工艺精湛,作品质量出众,远销海内外。今天的现代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龙泉青瓷网主编张于龙介绍,现代龙泉青瓷创新发展,富时代感:“现代龙泉青瓷装饰手法多种,包括有‘哥弟’结合、露胚设计、丰富釉色、增加用途等。何谓‘哥弟’结合?即现代龙泉青瓷作品通过烧制工艺的革新,成功融合了‘哥窑’和‘弟窑’的艺术特色,不仅釉色青翠,而且开片自然,并呈现‘金丝铁线’的特殊效果。”张于龙介绍,现代龙泉青瓷有日用瓷与艺术瓷之分,日用瓷包括茶道、香道、卫浴等产品。
“50多年来,龙泉青瓷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在科技研究、艺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全面进步,呈现了又一个高峰期。如今,这朵世界陶瓷艺林中的奇葩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苏伟不无自豪地说。
收藏建议
勿盲目追捧现代瓷大师作品
“许多人投资、收藏现代龙泉青瓷,只关注大师作品。当然名人名作是完美的呈现,但我认为投资、收藏现代龙泉青瓷首要关注的是作品本身的工艺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丽水市工艺美术大师苏伟认为,现代龙泉青瓷艺人,应该在忠实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作出更多的尝试和创新,尤其是在青瓷作品的造型、装饰、原材料的使用等方面创新。而龙泉青瓷网主编张于龙也认为,收藏者不能盲目追大师作品,收藏陶瓷要看三要素:“真、稀、美”,立件、陈列性的欣赏件更具收藏价值。
近5年部分高拍价哥窑
年代 拍品 名称 成交价(人民币) 执槌拍卖行 拍卖时间
宋 哥窑 八棱洗 770万 北京嘉信 2007-06-17
南宋 哥窑 粉青釉胆式瓶 594万 北京中嘉 2008-10-26
宋 哥窑 鱼耳炉 1008万 北京荣宝 2009-05-10
南宋 哥窑 黄釉斝 688.16万 澳门中信 2010-01-23
南宋 哥窑 三足鼎式炉 425.6万 浙江佳宝 2010-01-02
宋 哥窑 梅花洗 2020.3775万 澳门中信 2010-12-30
清雍正 仿哥窑 釉花棱双耳扁壶 810.004万 HK蘇富比 2011-04-08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