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张大千的童趣《多子图》(图)

  “六一”将临,这个儿童的节日充满“童趣”。对于艺术品投资者来说,也可以从拍卖市场上去品味“童趣”。

  以儿童为题材的艺术品不仅体现了自古至今对孩童的无限关爱与期望,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无限憧憬和祝愿。在即将于5月31日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举行的“梅云堂藏张大千画”专场拍卖会上,就有一幅张大千的《多子图》(见图),其中展现了童子爬上假山采摘并玩耍石榴的场景。以儿童为主题的画作,在收藏界被称为婴戏图,画面多是儿童作玩耍姿态,生动有趣,呈现出热闹欢乐的喜庆气氛。而石榴在传统的吉祥图案中象征着“多子多福”。在这幅画中,儿童与石榴都寓意着“多子”,可谓吉祥至极。

  这幅作品也是张大千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风格转变之作,工笔精细,古今技法结合,类似题材和手法绝无仅有。这也展现了张大千与梅云堂主人高岭梅、詹云白伉俪之间的深厚友谊。真挚心意融于笔墨之间,使得每件作品更添意义,此次拍卖的25幅作品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不仅是在书画上,瓷器、玉器上也都有“童趣”。在2007年的拍卖会上,一件明嘉靖青花庭院婴戏图盖罐以3056.75万港元投得,创下嘉靖青花瓷器世界拍卖纪录。此珍品绘十六子戏春图,有的拖车、斗蟋蟀、骑竹马,有的拜先生、结花灯,个个生动传神,活泼可爱。在2010年的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白玉仙人婴戏图圆形插屏拍出了616万元。插屏中的两童子,玩耍于山岩之上,其一手持灵芝,另一敲击钟磬,增添了一抹盎然生机。方闻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