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故事:二级排雷英雄姚显儒使用的排雷钳

美军在朝鲜战场使用的地雷多种多样,有方形雷、圆饼雷、碗形雷、瓦形雷、防步兵雷、防坦克雷……还有像我们在电影等看到的脚一绊线就爆炸的平台雷;跳一公尺高才爆炸的跳雷;绑在树上手一攀着绊丝就炸的手攀雷;爆炸后把阵地照得雪亮的空中照明雷等等,真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联合国军"走到哪里,地雷就埋到哪里。这些雷成为他们的"护身符",但对志愿军却形成了严重威胁。
要说起来,也真是奇迹。戳破敌人这些"现代化技术"装备起来的神秘武器,往往并不是什么技术专家,却是从没学过地雷制造技术的普通战士。图片上这把钢钳的使用者姚显儒就是这样一位排雷专家。
姚显儒,甘肃省灵台县人,自幼家境贫寒,没有上过学,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担任志愿军某部3连8班班长。
1952年2月12日晚,雨雪交加,姚显儒奉命带领一个加强班到敌人前沿的游动阵地去伏击敌人,在"159"高地上整整埋伏了一夜,仍不见敌人踪影。他叮嘱战士注意监视,自己前去观察敌情。哪知刚刚爬到山腰,两只受惊的山羊便飞快地向山上跑去,接着"轰"的一声,山羊被炸飞了。姚显儒想起连长曾说过,敌人在阵地前沿,埋设了大量的地雷,以阻拦我军的攻击。
姚显儒想:我是党员,不能让这些地雷再伤害自己的战友,影响战斗进程,一定要排除它。他决定带一个战士到敌人的雷区内,探究地雷的奥秘。
在一个生满各种杂草和小树的山坡上,姚显儒刚刚迈过左脚,发现有一条细细的铁丝拦着他的右脚。他左右一看,发觉在离身边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方方的东西。他心里想这就是地雷么?于是立刻警觉起来,向后面的战友摆摆手,轻声说:"可能发现地雷了!你往后面站一站!"接着他小心翼翼地顺着绿色细铁丝走了大约四五米,在一棵矮树下,看到一个绿色的铁盒子--地雷。他蹲下来,仔细研究地雷外部的构造和每一个零件。方方正正的雷身上,突出一块铜钱大、一寸高的雷帽,绿色的绊雷丝,紧扣在雷帽上的一个铁环上。
姚显儒对身旁的战士说:"你离远些,仔细看我怎么拆。如果我牺牲了,你要接受我的教训,继续努力,一定要把拆雷的方法找出来。"他盯着铁环,心里琢磨着,这一定是发火的地方,如果有人绊到雷丝,触动它,地雷就会爆炸。应先剪断铁丝,只要它不受震动,地雷自然也就不会爆炸了。他用手把铁丝轻轻扣住,用钢钳夹断,然后把地雷搬到保险的地方--山顶上敌人挖的交通沟里,开始拆卸。他先看看雷帽,发觉雷帽和雷身是个螺丝口,于是屏住气,一手压着雷身,一手慢慢转动雷帽,把它拧下来。雷帽里有弹簧和撞针,雷身里有雷管和底火。他又仔细端详雷管和雷身衔接的地方,试着拔了拔,拔不动,用手轻轻一拧,雷管拧下来了。他抱起雷身用力向外一抛,没有爆炸,这才放下心来。此时尽管天气很冷,可汗水还是湿透了他的内衣。
此后,姚显儒和他手中的钢钳就开始忙了。他抓紧一切时间研究各种类型雷的拆法并教其他战友拆雷。很快的,姚显儒起雷的方法传遍了各个单位。团里、师里,附近的友军,都邀他传授经验。部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排雷运动,而且还掀起了"地雷大搬家"热潮。在传授和实习中,一批又一批排雷专家产生了。他们的技术经验不断发展,方法越干越多,越干越巧妙。排雷小组到敌人的前沿阵地,把敌人的地雷成堆地起出来,再悄悄埋设在敌人阵地的交通道路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短短几个月中,共起回地雷227个,破坏地雷300多个,给400多个地雷搬了家,有20多个敌人被炸死。
姚显儒以勇敢和智慧,创造出排雷经验,带动战士破除敌人的地雷阵,为反击部队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荣立了一等功,并荣获"二级排雷英雄"称号。
2002年,73岁的姚显儒又回到部队,向官兵讲述当年在朝鲜战场上开展"地雷大搬家运动"的感人故事,鼓励官兵探讨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新途径。他当年排雷使用的这把钢钳已成为珍贵的文物,陈列在军事博物馆里,同样也在继续向人们讲述着这段"地雷大搬家"的感人经历。
(图片文字均来自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解放军报社网络部 联合主办的走进军事博物馆专题)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