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华:桂林应该成为"世界遗产名录"的一员

“世界遗产委员会正等着桂林进入。”“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教授彭华,5月9日随中央院士专家团来到桂林市开展咨询服务时如是说。

在他看来,桂林具有申报世界遗产的潜力,应该成为《世界遗产名录》的一员。同时,桂林可通过申遗不断提升未来旅游开发的价值和品质。

桂林多处景区都具备申遗的条件

作为“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彭华与桂林渊源很深,曾多次与国内外专家在桂林考察丹霞地貌与旅游发展状态。

他认为,桂林是上帝赐给世界的礼物,桂林的旅游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发展基础,拥有其它城市不可替代的资源环境,自然景观无与伦比,民俗文化特色鲜明,山水城乡天人合一,旅游产品配套成龙。

“桂林比国内任何一座城市都具有更多的申遗项目。”在这位国内首创“捆绑申遗”的负责人看来,桂林喀斯特地貌、兴安灵渠、资源八角寨、龙脊梯田等多处景点都具有申报世界遗产的潜力。他甚至认为,“世遗”这个大家庭里因缺少了桂林,而变得不那么“完美”。为此,他举了个例子———

“桂林集中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区域,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有关规定,只要符合超乎寻常的自然现象、非同寻常的美学价值、反映地球演化历史的杰出范例等标准中的一条,就可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桂林这方面的特点很突出,它若能进入‘世遗’名录,才会使‘喀斯特地貌’这个项目更为丰富。”

此外,他还认为,资源八角寨跟湖南崀山是一个整体,如果下一步扩展申遗的话,资源八角寨有很大优势参选。而龙胜龙脊梯田是人和自然有机的结合,是人类改造自然并有效地利用自然的一个杰作,具有世界意义的突出普遍价值,可以申报世界文化景观。

申遗不等于牺牲发展

去年,捆绑了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6处丹霞地貌的“中国丹霞”项目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而被专家誉为“丹霞之魂”、中国最美的丹霞地貌风景区的桂林资源八角寨却不在其中,对此,彭华也很遗憾。他称,第一批申报时,资源八角寨因为一些客观因素没有申报。

资金是其中之一。据推算,为了这次申遗,广东花了1.2亿元,浙江花了1.8亿元,福建花了2亿元,贵州花了2亿元,江西花了2.5亿元,湖南更是花了4.5亿元。而广西,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要拿出上亿元的资金,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另外还有一部分观点认为,一旦申遗成功了,那么按照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要求,很多旅游开发就不能开展了,这样会限制了我们的发展。

对此,彭华有着不同的见解。“申遗不等于牺牲发展。相反,申遗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他认为,只要是资源,人们就关注如何开发利用。一个没有保护性命名的资源,缺少保护的法律依据,保护往往会被开发所压倒。其次,品牌地位不高的资源,受关注程度就不高,许多开发行为是不受监督的。因此,推动有条件的景区上品牌,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高景区的保护级别和“关注”压力,为开发行为套上“紧箍”,以利于规范开发与管理。

在彭华看来,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如果处理得好,是可以互补的。他说,世界遗产委员会并不排斥缔约国在保证遗产不被破坏的前提下,适当地利用遗产发展经济,尤其是推动遗产所在地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愿为桂林申遗提供帮助

桂林生活网上也有网友提出,遗产是客观存在的,不一定要申遗。对此,彭华也有不同观点。

他认为,世界遗产是地球上最具特色的自然面貌和人类创造的最灿烂的文化,是人类引以为豪的共同遗产。中国是具有世界上最复杂多样的自然要素和灿烂文明的大国。没有中国加入,所谓《世界遗产名录》是残缺的。

反过来,拥有世界遗产,是所在国的自豪和荣誉,是全人类对遗产所在国的自然、历史和文明的承认。因此,世界遗产涉及主权、领土、历史文化和国家利益,具有政治、社会和经济意义。“我们有必要为这些自然与文化要素争取这块牌子。”

彭华表示,世界遗产的重要职能就是展示,面向全人类展示遗产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和环境价值。展示的最重要途径就是科教旅游和文化旅游。展示本身或许是无条件的或不收费的,但有旅游就必然带动遗产地所在区域的服务消费,也就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在“中国丹霞”申遗成功之后,彭华曾经公开表示不再参与其他申遗活动,不过,出于对桂林的热爱,彭华愿意为桂林破例一次。“如果桂林有意向申遗,那我愿意提供帮助。”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