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要闻盘点:焦虑与欣喜并存
北京故宫展品失窃 58小时快速破案
失窃展品
本周最受关注及最具社会影响力的事件无疑是“故宫失窃”案:5月8日晚间故宫保卫处巡逻人员在院内发现一可疑人员。该人身上有红色印记,疑是故宫红墙剐蹭,巡逻人员命令其原地蹲下后,立即打电话联系、上报,但可疑人员随后逃跑。5月9日早8点,故宫职工上班,对外开放前,工作人员被要求对非开放区进行检查,发现在故宫内东路的南边,斋宫的后面,诚肃殿后墙有一个大洞。经清点,丢失展品9件。进一步清查,确认被盗展品并非故宫藏品,而是在斋宫展厅举办“交融——两依藏珍选粹展”中香港知名私人博物馆两依藏博物馆的藏品。10日故宫对外发布消息,确认临时展览的藏品被盗。11日上午,故宫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失窃文物信息,故宫博物院发言人、院长助理冯乃恩在发布会上两度鞠躬,表达对社会公众和香港两依藏博物馆的歉意。两依藏馆馆长王夏虹馆长在发布会上表示共有9件展品失窃。失窃展品分别是:金嵌钻石手袋、金斩花嵌钻石化妆盒、金嵌珐琅斜纹化妆盒、金嵌宝石化妆盒、金嵌钻石化妆盒、金嵌珐琅花饰化妆盒。而金錾花嵌钻石手袋和金嵌宝石龟饰化妆盒已经在故宫院内寻回。发布会后香港两依藏博物馆专门开微博与网友互动,并公开被盗展品图片,王馆长表示,公开展品图片是为了避免丢失展品在黑市交易,因为所有展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此时警方也在全力调查,并锁定犯罪嫌疑人,经过58小时的调查,5月11日19时40分,北京警方在丰台区友联时代网吧将犯罪嫌疑人石柏魁抓获,经过审讯,石柏魁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声称因缺钱,在听导游讲解之后,临时起意盗窃。
目前,虽然案件已经告破,部分展品已被追回,但是故宫内部的安保问题随之浮出水面,仅仅是一次疏忽还是有内部人员配合,都成为热议的话题。一个小小的盗贼,在戒备森严的皇宫,竟能如此轻易得手,各种疑问随之而来,若如此,故宫的安保岂不是如同薄纸一般,如此这般,故宫具备对外开放的条件吗?故宫内部的国宝级文物有保障吗?日后,如何应对更多的外部展览甚至是世界级的展览呢?
目前,更有网友将此问题从简单的盗窃案升华为更为严重的问题,指责故宫对待文物的态度。前日,央视主持人芮成钢在其微博(http://weibo.com)上说:“故宫的建福宫已被改成一个为全球顶级富豪们独享的私人会所,500席会籍面向全球限量发售。”13日,故宫博物院新闻发言人冯乃恩否认了相关传言。故宫方面称,复建过的建福宫花园完全由故宫博物院管理,不存在也不可能做为所谓的顶级富豪私人会所。承担日常维护服务的是故宫博物院下属的北京故宫宫廷文化公司。
虽然故宫在历史记载中,并不是第一次被盗,据《人民公安》2010年第19期《故宫珍宝馆里的五起盗宝案》报道,建国以来,北京警方有记载的故宫盗宝案一共发生了5起:第一案:1959年金册和玉雕匕首失窃案;第二案:1962年金碟金碗大金印失窃;第三案:1980年2月“珍妃之印”被盗;第四案:1980年夏“珍妃之印”再被盗;第五案:1987年养性殿乾隆匕首盗窃案。
而这次是20年来的第一次。就世界范围来看,每年均有被盗事件发生,强大的安保对窃贼而言形同虚设,虽然大部分失窃文物及世界名画最终被追回,但是这对文物的损坏及社会影响是严重的。
在博物馆、美术馆免费的今天,博物馆如何加强防范意识及做到服务一流,值得深思与接受考验。[详细]
《富春山居图》迈开了“圆合”第一步《剩山图》启运赴台
6月1日起,360年前被烧成两段的元代画家黄公望山水长卷《富春山居图》将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中进行首次合璧展出。在社会多方关注下,11日下午,中国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在杭州市的浙江省博物馆点交启运,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在北京移交,赴台湾合璧。
《富春山居图》问世已660年,几经辗转,纸张已经非常脆弱。为了让《剩山图》安全抵台,浙江省博物馆根据《剩山图》尺寸大小量身定制了运输箱,为了保证运输安全,箱子加装保险锁。《剩山图》装入后,加装安全锁、贴上封条,由专人保管专人押运。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倾力构制的杰作,始画于元至正七年(1347年),完成于至正十年(1350年)。明清时期,《富春山居图》为收藏家吴洪裕所得。后吴氏病危,以此图投火为殉,幸被其侄从火中抢出,但惜前段数尺已焚毁,断为一大一小两段。几经辗转,长0.51米、题跋6米多的前半卷《剩山图》存于浙江省博物馆,长6.4米的后半卷《无用师卷》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据许洪流介绍,《富春山居图》(剩山图)自1956年到浙江省博物馆以来55年间,原作只展出两次,由于作品非常珍贵,每次展出都是一两天就马上收藏起来。这次赴台湾展出从6月1日到9月25日,展出时间之长是极为难得的。[详细]
´,´
季羡林旧居文物被盗案开审
国学大师季羡林旧居失窃一案11日上午在北京一中院开庭审理。两名被告人分别是季老秘书李玉洁的干女儿王如,和前管家方咸如。两被告人庭上均否认指控,并称搬运物品皆是受季老所托,王如语出惊人,声称“盗窃”是为保护国有财产。
事件回放:
检方指控,2009年12月15日晚8时,方咸如在王如唆使下,破窗进入北京大学朗润园季羡林故居内,窃取各种古籍、塑像等大量物品。次日中午,季羡林之子季承报警。
王如得知季承报案后,又伙同方咸如将盗窃来的财物转移到别的地方藏匿。4天后,方咸如和王如被警方刑拘。被盗物品全部追回并发还。
经鉴定,被盗物品价值共333万余元。检方认为,二人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应当以盗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详细]
威尼斯中国馆方案确定:弥漫五味
10日下午,第54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国家馆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居然大厦举行。中国馆主题确立为“弥漫”(Pervasion),以花、茶、香、酒、药五种气味的弥漫为线索,对传统深厚的中国文化做出最当代的艺术表达,让威尼斯弥漫中国味,将亚平宁半岛浸泡在中国文化的氛围之中,既显示中国文化的独立身份,又寻求同其他国家和文化之间的广泛联系。
五位参展艺术家及其作品也公之于众, 他们分别以荷、药、茶、香、酒为题材进行创作,潘公凯《雪融残荷》、杨茂源《万物皆器》、蔡志松《祥云》,装置、原弓《空香》,装置、梁远苇《我请求:雨》,装置、与“五味俱全”和“五味杂陈”形成隐喻关系。[详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