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路桥灵山遗址发掘出木筒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址发掘现场

  近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台州路桥灵山遗址发掘出木筒,这是浙江地区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整木结构的木筒,其繁复、严整的雕凿工艺,反映了人类对木器加工利用的悠久历史。

  灵山遗址位于台州市路桥区灵山街道的灵山东南麓的山脚缓坡上。2010年3月,在灵山东面“中央山公园”的建设施工中出土陶瓷片,当地一文物爱好者捡拾到一些陶瓷片并送交路桥区博物馆,遗址由此发现。

  2010年7月下旬至9月上旬,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路桥区博物馆的积极配合下,对灵山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并作了40平方米的试掘。勘探与试掘初步表明,遗址原有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遗址的保存情况尚好。

  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路桥博物馆对灵山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发掘面积500平方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8号灰坑出土的木筒(加固提取中)

   本次发掘共清理灰坑23个、灰沟2条,另外还发现一些建筑性质的柱洞遗迹。比较特殊的是8号与16号两个灰坑,这两个灰坑的结构是坑中套有整木雕挖、厚薄均匀的木筒。8号灰坑木筒的最大直径约80厘米、高约90厘米、边壁厚约2厘米,口径稍大于底径;16号灰坑的木筒已经变形,但其筒底铺有一层15厘米厚的砂,似乎起到清滤泉水的作用。由于两个坑的木筒底部均发现有残破的大型绳纹圈足罐,故不属于水器。8号与16号灰坑的功能是水井还是窖藏,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灵山遗址的主体内容是新石器时代遗存。在遗址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层中出土遗物多为陶器、石器、木器,又以陶器最为丰富。值得关注的是,虽然遗址中也出现少量的截面呈T形和方柱形、圆锥形鼎足,但炊器以陶釜为绝对多数,陶鼎数量稀少;同时,还出现了一定数量的陌生的绳纹圈足罐。这种不寻常的考古学文化现象体现了灵山遗址的区域性文化特色。

  灵山遗址的年代,约从距今5000多年前,延续到4000多年前。对这种文化类型的进一步认识,有待于浙南沿海地区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在这个意义上,灵山遗址的发掘,打开了浙南沿海地区史前文化研究的一扇窗口。

  灵山遗址是浙江沿海地区迄今发现的最靠南边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的发掘,开启了浙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的新篇章,也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史前文化研究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遗址具有区域性特色的文化内涵,为研究河姆渡文化的南向扩张与衰变,为研究闽粤文化向北传播的时空刻度,也为研究百越文化的史前基础问题,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它也将台州城区的历史,提早到5000多年前,丰富了台州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增加了台州市历史文化的厚度,将成为台州城市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蒋乐平)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