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收藏文化专稿之五 徐悲鸿
悲与喜的联想
—读孟喜元画作有感
本刊 高玉涛
著名国画家孟喜元先生所作的12幅近现代艺术巨匠画像,笔者有幸在资深鉴藏家魏华先生书斋里欣赏到了原作,其中,眼前的这幅徐悲鸿画像,给笔者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虽时隔近一年时间,依然难以忘却。今天,再次观赏喜元先生画作—悲鸿先生画像,一种久违的思绪涌上心头,不禁悲喜交加,浮想联翩。
人如其名,但徐悲鸿不是。据记载悲鸿先生原名叫徐寿康,提起这个名字给人的感觉总不免流入古板、俗气的行列,怎么都与学富五车、志在千里、才高八斗、留洋海外、超凡脱俗、心向天下的徐悲鸿联系不起来。
画如其人。悲鸿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永存画坛、举世闻名的经典画作。仅以动物题材的画作为例,无论尺幅大小,都有个共同点,就是气势非凡,孤傲泰然。他画的马,如天上来客,大气磅礴;他画的猫,似林中之虎,神采奕奕;他画的鸡,像世外雄凤,气宇轩昂。每一次观赏悲鸿先生的画作都能给人以震撼心灵、美不胜收的视觉享受。
然而,天妒奇才,这样一位艺术巨匠,仅仅53岁就英年早逝。让人悲观的是,时过半个多世纪,至今仍没有出现过一位能够超越悲鸿先生艺术成就的书画大师。尽管时不时的出现一些所谓的书画大师,但是,他们够品位、够资格吗?答案不言自明,国人心里最清楚。
尤其使人悲哀的是,放眼当今画坛,从首都到地方,处处弥漫着追逐名利、自我炒作、商业包装,在媒体上请人吹捧、在官场中寻找靠山、在体制内谋个头衔、在拍卖行托人举牌,制造出一个又一个虚假的市场高价记录等等,从而构成了一道史无前例的中国书画界“百丑图”。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天价书画与“著名”大师往往轰动一时后,便很快在人们心目中消失,不见了踪影。
嗟呼!可悲可叹的中国书画界……
此刻,当我沉浸在悲观的联想中不能自拔之时,重新端详和观赏喜元先生创作的此幅画作,仿佛悲鸿先生鲜活地站在自己面前……
作者对人体结构的描绘是如此的准确,线条之流畅、技法之娴熟、笔墨之到位,力透纸背,一气呵成,看不出半点犹豫,更没有临摹的痕迹。书法提款亦值得称道,一般画家大都写不好字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但喜元先生书法间架合理、错落有致、字字顺畅,如行云流水、美观耐看,令人称道。
综观整幅作品,悲鸿先生的神韵跃然纸上,一代艺术巨匠的气韵扑面而来……他的音容笑貌,他的非凡气质,他的顽强意志,他的文化智慧,在喜元先生的笔墨中,一一写在叱咤风云于世界艺术殿堂的一代书画大师的脸上。
笔者以为,古往今来,就书画鉴赏与收藏而言,因各人喜好不同,所做出的判断与选择必然也不一样,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一件真正意义上的书画艺术品,其神韵与美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对此,孟喜元先生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扎实的美术功底、全面的艺术素养,满怀挚爱与敬畏之心,有感而发,创作出这幅众望所归的悲鸿先生画像(以及他曾创作、发表、出版的数以千计的各类题材的优秀人物画作品),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不仅如此,我们还在孟喜元身上看到了中国画笔墨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大有希望。我们为此而感到分外欣喜,并将长期关注。(责编:魏佩)
徐悲鸿
徐悲鸿先生是兼采中西艺术之长的绘画大师,是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美术教育家,是中国美术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里程碑。徐悲鸿也是学术界一个永久的话题,有人称他是“一代巨匠、艺坛师表”,有人则不以为然,甚至质疑责难。然而,悲鸿先生一生坚守“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的信条,高举改造中国画的大旗,努力前行,成就了辉煌。
作为首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他是中西结合的倡导者,是以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的实践者,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凡“可采入者融之”。徐悲鸿走的是“以西润中”的道路,他擅长油画、中国画,尤精素描和画马,其作品注重写实,讲求形似,更求神韵,达到了形神俱佳的艺术效果,其作品成为傲视当代、雄冠古今的珍品。
徐悲鸿先生作为闻名遐迩的艺术大师,他给人间留下了大量举世惊羡的艺术佳作。他作为卓越的美术教育家、画坛的伯乐,培育、发现了许多有卓越才能的艺术大家。无论是落魄老翁白石,还是后生布衣抱石,他都慧眼识珠,鼎力相助,随后,他们都成了大师,而悲鸿先生也成了大师的发现培养者,成为大师中的大师。他作为鉴赏水平很高的收藏家,为国家保护了大批凝结千年精英心血的古代艺术品。他最爱宋人的《八十七神仙卷图》,钤印“悲鸿生命”。为了它,不惜倾家荡产,几乎搭上性命。他的辉煌成就和非凡贡献,充分展示了他高尚的情操,杰出的才华和超人的智慧。倘若评选“感动中国”的画家,徐悲鸿先生当之无愧。
悲鸿先生一生爱马、敬马、画马,在他的心目中,没有比马更值得敬重的了。他把马视为俊才,更认作民族的象征。他以形写神,以神驭形,为马写意,为马立志,为马树碑立传,于酣畅淋漓的水墨之中,一洗万古凡马空。此《双骏图》倾注着大师的心血,尽显大师风范。画面上,两匹神骏昂首迎面跑来,势若狂风巨澜,猛不可挡。骏马的鬃毛、尾巴依势而动,犹如战旗迎风招展,让人荡气回肠,精神为之一振,真是“天纵奇才绘神骏,酣畅淋漓显张力”。该画在用色上,也有其独到之处,略施巧色,便突显出赤兔马、黑骏马的色彩。两马线条自然,张驰有度,挥洒自如,彪悍而无霸气,俊逸却不染娇态,马的形体比例,非常准确,技巧极高。徐悲鸿先生乃当代画马第一人,他对马的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动态,做过长期观察研究,画了数以千计的速写。所以,他画的马笔墨酣畅,奔放处不狂狷,精微处不琐屑,通过纵横古今的精妙绝笔,把鲜明的民族精神和时代风貌全部注入其中。悲鸿先生笔下的马都是不带缰辔的,那奔放不羁的神骏,正是中国人民渴望自由的象征。此图尽显悲鸿先生画马之神韵,双骏筋强骨壮,气势磅礴,形神俱佳,堪称悲鸿先生之代表作。
徐悲鸿先生正当盛年之际,未成想,天妒英才,一代艺术大师过早地离开了人间,让每个热爱艺术的人痛断肝肠……其妻廖静文女士遵照徐悲鸿先生的遗愿,已将其藏品全部献给了国家,作为国家文物而加以保护和珍藏,先生有灵,九泉之下定当感到慰藉。他们这对恩爱夫妻赤心爱国的伟大壮举,令人肃然起敬。
徐悲鸿先生作品解放前流落各处,民间收藏较多,很早就有极高的市场价值。他的国画奔马傲视当代,雄冠古今,在海内外艺术品市场上件件皆为高价;他的油画和素描也被视为国家重宝,世间珍品,不断在艺术品市场创出新高……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